數家自動駕駛負責人離職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本身就備受關注,而近來數家自動駕駛業務相關負責人的離職,無疑成為今年年中最為吸引眼球的事件之一。
7月15日,特斯拉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負責人安德里·卡帕西(Andrej Karpathy)宣布離職;此前的7月13日,華為自動駕駛首席技術官陳亦倫辭去現職;之前,蔚來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章健勇去職……而這三家企業的自動駕駛都是目前行業內具有標志性的,因此,這些人物的離職及其影響令人矚目。
選擇離職情況不一
或許,在離職的背后,有著不一樣的背景和狀況。
“過去幾年,能幫助特斯拉實現自動駕駛業務目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與公司分道揚鑣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在那段時間里,Autopilot從車道保持發展到城市街道,我期待看到強大的Autopilot能繼續保持這種勢頭。”作為特斯拉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負責人,安德里·卡帕西已經在特斯拉工作了5年。
據了解,在安德里·卡帕西離職的同時,特斯拉正大幅裁減自動駕駛團隊。其中,特斯拉直接解散了位于加州圣馬特奧的自動駕駛團隊,200多人失業。
與安德里·卡帕西不同的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智能駕駛產品部首席架構師陳亦倫離職則顯得非常低調。加入華為之前,陳亦倫曾在智能電力管理公司伊頓擔任技術專家和項目經理,2017年加入大疆任首席工程師。他在2018年加入華為,擔任自動駕駛部門首席科學家,負責感知技術。任職華為期間,陳亦倫負責華為高階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設計,從0到1主導完成了華為第一代自動駕駛系統的全棧研發。據悉,該系統方案應用于北汽極狐阿爾法S、阿維塔11量產車上。
此前4月,蔚來自動駕駛助理副總裁章健勇,離開了任職7年的蔚來汽車。自2015年加入蔚來汽車,章健勇經歷了蔚來自動駕駛研發體系的搭建,以及一代和二代自動駕駛平臺的交付。在此之前,章健勇曾任職上汽,參與上汽自動駕駛開發工作。據了解,蔚來汽車的自動駕駛業務有四個團隊,分別是由副總裁白劍負責的硬件團隊,由副總裁王啟研負責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安全團隊,由任少卿負責的算法團隊,以及由章健勇負責的系統工程團隊。章健勇負責的自動駕駛系統工程團隊規模將近400人,包括系統集成、攝像頭等傳感器開發、自動駕駛車隊運營、仿真平臺以及算法等業務。
去向與影響耐人尋味
一些汽車企業的業務高管離職后,都有著較好的“下一站”。
但是,安德里·卡帕西從特斯拉離職后,他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去向,只表示希望可以繼續從事自己所擅長的專業研究。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市場調查公司的報告顯示,過去3個月內離開特斯拉的450多名員工,大多數已被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錄用。而且不少特斯拉前員工,選擇了其他造車新勢力,已有90多名特斯拉前員工加入了Rivian和Lucid Motors,只有8名員工選擇了通用、福特這樣的底特律傳統汽車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安德里·卡帕西的離職,正值特斯拉相關車輛遭遇主管機構調查之時。近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對7月初發生在佛羅里達州的一起特斯拉事故進行調查。今年6月,該機構還加大對特斯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調查力度,預計涉及83萬輛2014至2022年生產的特斯拉汽車,比去年8月份剛啟動該項調查時增加約6.5萬輛。
令人欣慰的是,據透露,陳亦倫從華為離職后,已經投入張亞勤博士麾下的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任智能機器人方向首席專家,與該院院長張亞勤博士、前字節跳動副總裁馬維英、前海爾CTO趙峰等一樣,選擇從產業界回歸學術界。陳亦倫本人也表示,未來將從產品驅動更多地轉向為科技驅動,更多地關注科技本身能夠達到的深度和高度。把在AI機器人領域發現重大價值的技術創新課題作為主要目標。
近日,章健勇已加入輝羲智能,該公司聚焦于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領域,首批項目瞄準2024年上車量產。與章健勇一起在該公司的,還有同樣出自清華背景的徐寧儀、賀光輝等芯片專業人士。徐寧儀同時是上海交大長聘教授,也是商湯科技定制計算團隊顧問、首席科學家;賀光輝畢業于清華,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微納電子學系教授。有輿論認為,章健勇離開蔚來自動駕駛團隊后,有可能將引發蔚來自動駕駛團隊的重新整合。
高管變動透露了什么?
自動駕駛本身就是汽車智能化前沿技術之一,而自動駕駛相關負責人的離職,也充滿了諸多令人深思之處。
就特斯拉看,近幾年,特斯拉一直面臨高層主管的人事變動,2019年首席技術官斯特勞貝爾離職,2021年新能源業務主管約翰遜辭職,還有卡車業務負責人杰羅姆·吉倫去職。盛博分析師的報告表明,特斯拉高管每年的工作流動率為44%,遠高于美國科技公司9%的平均水平。在美國排名第二的Lyft高管離職率為22%,只有特斯拉的一半。除了高管,特斯拉全體員工離職率達27%,而硅谷其它科技公司的全員離職率為15%。
而近兩年,華為同樣有不少汽車業務高管離職。2022年1月26日,原華為智能駕駛總裁蘇箐離職。4月29日,華為車BU智能車控領域總經理蔡建永也從華為離職,并加入寧德時代任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業務擔任負責人。此前,原華為自動駕駛團隊創始人、自動駕駛研發部部長陳奇也已加入極氪汽車任自動駕駛副總裁;原華為車BU首席功能安全專家佘曉麗加入蔚來汽車,任算法研究的內部專家;原華為智能駕駛產品部項目群總監張曉洪加入蔚來汽車擔任高級產品經理;原華為自動駕駛首席運營官姜軍、原華為融合傳感負責人彭學明離職。
而離職后再入職的“下一站”,則是一個新的開始。目前,章健勇加盟的輝羲智能已經在上海、北京和合肥三地注冊了關聯公司,并在北京、上海多地開始招聘。
“這些自動駕駛業務負責人的離職之所以受到關注,既是由于其所在企業在行業內基本處于頭部企業,也與這些高管自身的能力較強有關。”招商證券分析師許紹詠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中,人才本來就是技術創新的重要要素,重視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財富。
對于人才流動,也存在不同見解。“當今智能汽車時代的人才流動十分正常,這些高管可以根據企業和個人意愿,選擇離職或加盟,或許他們的‘下一站’更加精彩。”中信證券分析師路海波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自動駕駛研發是較為前沿的技術,企業與個人的雙向選擇只有達到高水平同步,高管的才能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7-19 14:5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7-19 14:5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