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實現用激光束引導閃電 環球新消息
中國航空報訊:幾個世紀以來,避雷針一直被用來引導雷擊,但現在科學家們展示了比簡陋的金屬棒更先進的東西。向天空發射的高功率激光被證明可以使閃電偏離方向,這可能帶來激光避雷針的出現,從而保護更廣泛的地區免受危險的打擊。
閃電是能量最大的自然事件之一,在幾分之一秒內釋放出數百萬伏的電壓。這當然可以是破壞性的,破壞建筑物,切斷電源,引發火災并造成人員傷亡。
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對雷擊的最好防御是避雷針,這是一根簡單的金屬棒,連接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吸引電力并引導它安全地落到地面上。但它們的范圍有限——一根10米(33英尺)的避雷針只能保護其周圍10米的區域。要保護像機場或風力發電場這樣大的建筑物,就需要不可想象的大型避雷針。
(相關資料圖)
現在,歐洲的研究人員已經展示了一個更有效的新系統。激光避雷針(LLR),顧名思義,就是在暴風雨期間將激光射入云層,以形成一條阻力最小的路徑,讓電流流過。而且它可以比避雷針延伸得更遠。
該研究論文的最后一位作者Jean-Pierre Wolf說:“當非常高功率的激光脈沖被發射到大氣中時,在光束內形成非常強烈的光絲。這些絲狀物使空氣中的氮和氧分子電離,然后釋放出自由電子來移動。這種被電離的空氣,稱為‘等離子體’,成為一種電導體。”
為了證明這一概念,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新的激光系統,其平均功率為1千瓦,每秒脈沖約1000次,同時每個脈沖釋放出一焦耳的能量。這套系統被安裝在瑞士阿爾卑斯山最高的山峰的山頂上,靠近一座每年吸引約100次雷擊的塔。
2021年6月至9月間,該團隊在席卷該地區的風暴中測試了該系
統。激光被射入塔頂附近的天空,試圖在雷電到達塔的常規避雷針之前將其“哄騙”到光束上。在那個夏天,當激光器被打開時,有四次閃電擊中了塔樓,果然它可以使閃電彎曲。
沃爾夫說:“我們從第一個激光閃電事件中發現,放電可以在到達塔樓之前跟隨光束近60米(197英尺),從而使保護面的半徑從120米增加到180米(394英尺到590英尺)。”
使用激光作為避雷針的想法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并在實驗室實驗中顯示出了前景,但該團隊說這是第一次在現實世界中展示。其他科學家提出,石墨烯牽引光束可以做得更好,但這需要更復雜的設置。
該團隊說,LLR項目的最終目標是使用激光將10米長的避雷針的影響擴大500米(1640英尺)。該研究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3-01-31 15:55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3-01-31 15:55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