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消息!國際民航組織2022年創新博覽會在蒙特利爾舉辦
(相關資料圖)
當地時間9月24日至26日,國際民航組織(英文簡稱:ICAO)2022年創新博覽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民航組織總部舉辦。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創新增強國際民用航空的復原力”,中國民航大學校長丁水汀應邀作主題演講,在博覽會上與全球76位專家共同探討創新引領未來的路徑和方案,并介紹中國民航綠色發展所取得的成就。
中國民航大學校長丁水汀應邀作主題演講(楊曉軍/攝)
本屆博覽會上,中國民航大學專門設置展臺,介紹學校發展的歷程、成就和未來思路。中國民航大學在對外交流培訓計劃、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認證新路徑上的工作備受國際專家關注。
目前,在可持續航空燃料認證上,中國創新性地提出了可持續燃料安全性認證的新路徑,相較傳統認證流程,不僅能大幅降低認證成本和燃油消耗,還能促進各國尤其是無制造商國家對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研發,促進民航綠色可持續發展。
博覽會上,丁水汀發表了主題為“新能源航空器審定創新”的演講,介紹了中國民航大學針對新能源航空器的適航認證開展的研究工作。他介紹,面向未來新能源、新動力系統在民航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適航審定模式需要進行創新。一方面,傳統的規章“打補丁”模式已經不適應多變的航空器構型;另一方面,雖然可以針對傳統構型航空器,采用“解耦”模式,即采用航空器規章加發動機型號合格證,甚至是TSO(技術標準規定)的模式對新能源航空器進行適航認證,但需要在技術和標準相對成熟后才能采用。因此,中國民航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提出了系統安全性統領的適航規章新架構,不僅可以兼容現有航空器構型,還能適應未來包括翼身融合、分布式動力在內的先進構型,代表了適航規章未來的發展方向。
丁水汀指出,系統安全性理論也可以用于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推廣中。目前困擾可持續航空燃料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問題在于由缺乏SAF相關運營經驗引發的安全性數據支持不足,導致當前的SAF認證體系對于航空煤油運營經驗轉化不充分,缺乏系統級安全性判定準則,只能用試驗代替安全性表明中的概率問題。采用一型發動機和一種燃料的組合試驗驗證方式,一方面造成大量的重復性燃料消耗,另一方面仍不足以提供后果概率的數據支撐。
報告得到了大會眾多專家的關注,與會代表紛紛表達了與中國民航大學在人才培養培訓、科學研究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的意愿。
據悉,2022年創新博覽會為期3天,來自聯合國機構、各國政府、私營部門、學界、業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齊聚國際民航組織總部,就航空創新及其如何惠及社會生活開展實質性對話。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2-09-28 09:4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2-09-28 09:4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