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聞】又遭挪威退貨,“傷仲永”的NH-90
據報道,6月10日,北約成員國挪威以“延遲交付,(直升機)零件存在許多問題”為由,終止了與NHI公司所簽訂的NH-90直升機的合同。挪威軍方表示,無論他們怎么努力都無法保證NH-90能夠安全可靠地飛行。
01.NH-90的誕生
(相關資料圖)
NH-90項目的最初發起國家包括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中途由于英國在設計理念上與其他國家存在分歧,在1987年宣布退出研發計劃。此后,葡萄牙加入,并與其他4國聯合完成了NH-90的研發。
NH-90直升機
雖然研發過程頗多波折,但作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第三代直升機,從設計指標來看,NH-90不啻為一款性能優秀的直升機,能夠滿足歐洲多國戰場運輸以及海上任務需求,也是全世界第一款量產的全電傳操縱直升機。在不少人眼中,NH-90甚至可以超越“黑鷹”系列直升機。
NH-90直升機于2007年開始交付,目前已經在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服役。這一結果說明NH-90直升機在全球曾有著很高的受眾度。那么挪威此次為何會態度強硬地拒絕使用NH-90?
02.量身定做卻水土不服?
2007年,MRH-90在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正式服役。MRH-90是基于NH-90、專為適應澳大利亞作業環境和任務場景所研發的改善版本,被澳洲軍方命名為“太攀蛇”。
但真正“上手”后,MRH-90卻令澳大利亞大失所望,澳大利亞發現MRH-90存在諸多維護性和可靠性問題。MRH-90雖然是專為澳大利亞“量身打造”的型號,卻在澳洲的暑熱天氣下狀況百出,飛行成本從每小時3.5萬美元上升到了5萬美元。
迫于無奈,2021年12月10日,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彼得·達頓(Peter Dutton)表示,
澳大利亞將向美方采購40架UH-60“黑鷹”直升機,以替換MRH-90。有意思的是,當初澳大利亞采購MRH-90的初衷就是想要用其替換掉舊款“黑鷹”。
MRH-90“太攀”直升機
03.德國發現了“華點”
2010年,美國《防務新聞》報道,一份來自德國陸軍的報告揭露了NH-90的很多問題。
報告列舉了NH-90在設計上的諸多缺陷,如機艙空間狹小、沒有空間放置機炮并安置機槍手;飛機上配備的絞盤速率較低,無法滿足突擊部隊快速機動的要求等。
這份報告還首次披露了一個其后被多個客戶“吐槽”的低級失誤:NH-90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直升機的機艙地板與機尾處的艙門坡道。雖然這種材料能幫助降低飛機的重量,但復合材料不耐受沖擊。但在日常作業中,不論是人員出入機艙,還是在機艙內擺放裝備,都會對這一坡道造成損傷。
在報告末尾,德國陸軍甚至建議使用其他機型替代NH-90。
04.寧愿租機也不續用的挪威
在多國對NH-90給出了“差評”之后,到今年6月10日,挪威軍方不僅宣布解除NH-90直升機訂單,還要求把已經交付的13架NH-90直升機退貨。同時,挪威政府還要求NHI集團退還他們用于購買直升機的5億美元。
挪威采購的NH-90主要用于海岸警衛隊和反潛作戰任務。
挪威政府表示,如果此次事件的解決無法令他們感到滿意,那么下次挪威軍方直升機招標將會直接取消NH-90直升機的競標資格。
之所以做出如此強硬的決定,挪威軍方給出的理由是NH-90在作戰性能方面存在極大的缺陷,并且這些問題是他們耗費再多精力與時間都無法解決的。此外,NH-90在交付方面也存在嚴重的延遲交付問題:
按照起初簽署的訂單,NHI集團應在2008年交付14架NH-90;但直到2022年,NHI也一共只交付了13架飛機。
為了留住這份訂單,NHI集團在與挪威的交涉中表示他們已經與北約簽署了一份合同,將依托北約旗下的機構為NH-90直升機提供服務保障。不過挪威政府不為所動,依然要求NHI集團退款。
目前,挪威政府已經公開表示正在尋找新的直升機替代NH-90,但考慮到新型直升機可能還需要至少5年的時間才能投入使用,挪威有可能通過租賃的方式在短時間內迅速組建機隊,以此完成這段時間的過渡。
05.美國正將歐洲遠遠甩開
從NH-90剛剛問世時的“高光時刻”到后來出現一系列問題,不難看出,一開始各國聯合研發NH-90的初衷是將其塑造為一架疊滿當時尖端科技的“未來之星”。
但這種想法使得NH-90在研發過程中顯著缺乏用戶視角,直接導致其在服役期間狀況百出。
在疲憊應對狀況百出的NH-90多年后,歐洲終于在今年啟動了下一代直升機項目(NGRC),并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簽署協議——也就是說,目前為止NGRC的具體參與方和性能指標,依然無法確定。
而此時,美國“未來遠程突擊飛機”(Future Long Range Assault Aircraft,FLRAA)項目和“未來武裝偵察直升機” (FARA)項目均已經有入圍競爭者拿出了確定的方案。
貝爾直升機V-280與波音-西科斯基團隊一起進入了FLRAA“決賽圈”
7月14日,進入FRAR項目“決賽圈”的貝爾360首架原型機正式亮相。
顯然,在新一代直升機的研發進度上,歐洲已經遠遠落后于美國。但發生在NH-90身上的“傷仲永”教訓,則值得所有正在發展新一代直升機項目的國家與地區借鑒。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2-07-18 10:0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2-07-18 10:0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