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熱訊:新研究顯示地球的內部核心可能富含氧氣
【資料圖】
中國航空報訊:氧氣是生命的關鍵物質,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之一。然而,在幾乎由純鐵組成并處于極端高壓和高溫條件下的內核中,氧氣是否存在以及以何種形式存在仍然是一個未知數。現在,科學家揭示,富含鐵的Fe-O合金在近300GPa的極端壓力和超過3000K(約2726攝氏度)的高溫下是穩定的。該結果證明了氧氣可以存在于固體內核中,這為進一步了解地核的形成過程和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的因素。
這項研究由HPSTAR(高壓科學與技術高級研究中心)的劉進博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孫楊博士共同領導,最近發表在《創新》雜志上。
作為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地球的固體內核處于地球上最極端的溫度和壓力環境中,其壓力超過300萬個大氣壓,溫度接近太陽表面,約6000K(約5726攝氏度)。由于內核遠非人類所能觸及,我們只能從地震產生的地震信號中推斷其密度和化學成分。
目前,人們認為內核中存在輕質元素,但其類型和含量仍有爭議。宇宙化學和地球化學證據表明,它應該含有硫、硅、碳和氫。實驗和計算也證實,這些元素與純鐵混合,在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各種鐵合金。
然而,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氧,通常認為被排除在內核之外。這主要是因為在地表或地幔環境中從未發現過富含鐵成分的鐵-氧合金。所有已知的鐵氧化物中的氧含量都大于或等于50個原子百分比。盡管人們一直在試圖合成具有富鐵成分的氧化鐵化合物,但這種物質還從未被發現。地球的內部核心是如此“缺氧”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研究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和理論計算。
為了接近地心的溫度和壓力,將純鐵和氧化鐵放在兩個鉆石砧的尖端,用高能激光束進行加熱。經過多次嘗試,發現在220~260GPa和3000K以上,鐵和氧化鐵之間發生了化學反應。X射線衍射分析(XRD)結果顯示,反應產物與純鐵和氧化鐵的常見高溫高壓結構不同。
使用遺傳算法進行的理論晶體結構搜索證明,富鐵的Fe-O合金可以在大約200GPa下穩定存在。在這樣的條件下,新的富含鐵的Fe-O合金形成了一個六邊形的緊密堆積結構,其中氧層被安排在鐵層之間以穩定結構。這樣的機制產生了許多密包排列,形成了一個具有大構型熵的富含鐵的Fe-O化合物大家族。
基于這一理論信息,發現Fe28O14的原子構型與實驗測量的XRD圖案相匹配。進一步的計算表明,富含Fe-O的相是金屬性的,與低壓下的普通鐵氧化物形成對比。電子結構取決于氧的濃度以及鐵和氧層的排列。該合金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需要在未來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2-12-27 15:4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2-12-27 15:4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