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強基達標 實現安全生產長周期
中國能源新聞網通訊員 章鵬
4月的河北大地春意萌發,一片青翠之色。在西柏坡變電所,一個黑白相間的智能巡檢機器人“走”出充電房。和煦的午后陽光下,它沿著預設路徑巡視外部變壓器設備狀態,準確記錄各項檢測數據,腳步輕松愜意。
兩萬噸重載列車行駛在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線上
“用設備替代人力,用科技保障安全”是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公司推進智慧鐵路建設,建設“少人則安、無人則安”安全防控體系取得的成果之一。公司以強化安全制度體系建設為基石,以狠抓雙控機制落實為手段,以科技創新技術運用為保障,及時掌握行業內外安全管理發展方向,不斷創新安全管理思路,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打造一流的安全管控體系。
截至4月19日,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創造連續超8000天安全生產無事故的新紀錄,累計完成煤炭等貨運運輸近40億噸。
抓制度夯實基礎 工作行為有“標”可循
在安全管理中,該公司以制度為準繩,強化全員的“標準意識、規矩意識、責任意識”,提高執行力度,確保各項生產任務到位做實。
健全制度體系,公司、分子公司制定了覆蓋全部1007個崗位的全員安全環保責任制和崗位說明書,按照“三管三必須”的工作要求,建立了覆蓋各單位、各層級、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逐級壓實安全責任,逐級開展責任追究考核,壓實管理鏈條。以合規為底線,完善了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工作規則》《聯合運輸、業務外包、工程類承包商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等36項安全管理和業務保安制度,確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健全考核體系,調整生產崗位安全績效工資比例,生產崗位安全績效工資在月度績效工資中的比重不低于30%,讓考核落地實處、發生實效。
制度管人,文化管心。在一整套完整的制度體系外,朔黃鐵路公司還有著一套多年沉淀形成的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培育的過程中,“安全在自己、安全為自己;違章就是事故、細節決定安全”的安全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突出理念滲透和行為養成,依托班組家園文化建設,打造管理隊伍嚴謹細實的工作作風,逐步形成了一支愛崗敬業自律自覺的職工隊伍。全國安全文化示范單位、連續十六年“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這既是榮譽,更是答案。
強雙控防消結合 風險管控有“跡”可尋
“構建雙重預防機制是安全風險管控關口前移的‘牛鼻子’工程。把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制結合起來,能切實提升安全風險預控能力,從源頭上防止事故發生。”朔黃鐵路公司安監室經理陳會波介紹。
堅決落實“朔黃安全重點在兩萬噸、在工務,工務的安全在原平,難點是人身安全,薄弱點是承包商安全”的決策部署,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鞏固提升年”各項工作任務,提升重大風險防控能力。在風險防范方面,公司持續開展風險評估,辨識危險源883個,建立公司生產安全風險預控庫,制定生產安全風險預控管理手冊,并持續改進控制措施,確保重大風險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在隱患消除方面,緊扣“兩個清單”,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定期組織專項隱患整治,對檢查發現的各類問題均按“五定”原則進行閉環整改,確保了公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重安全科技助力 作業現場有“技”可施
順應時代潮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敢為人先,勇于探索,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提效率、以科技降成本,成了朔黃鐵路打造智慧安全重載鐵路的真實寫照。
在朔黃鐵路調度指揮中心內,高清大屏上顯示著多媒體指揮調度平臺、電力監控系統、列車運行監控系統等平臺的實時情況。調度指揮人員對生產現場監督“全覆蓋”,輕點鼠標就能獲取列車運行情況、施工作業范圍、故障信息等項點的大數據統計分析。
“通過調整神池南站開車結構,協調施工安排,分階段實施天窗設備檢修,綜合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實現運輸和施工維修最佳平衡。”調度指揮中心主任高明明談到集中調度系統深有體會。
在運輸效率提升和現場安全管控雙贏的背后,是一整套智慧鐵路監控分析系統的支持。工務動態監測、電務專家診斷系統、接觸網6C檢測、雨量軌溫監測等預警系統,實現了對故障超前感知、智能預警;國內首創兩臺常態化8軸神華號“2萬噸綜合檢測(試驗)機車”,不斷優化和提升2萬噸列車運行品質;重載鐵路綜合檢測車動態檢測各類鐵路行車設備狀態,推廣實時監測數據的轉化運用;建立覆蓋行車室、通信信號機械室、站場、變配電所等共計238個重點區域視頻監控管理體系,為應急救援提供準確信息。
通過對設備安全狀態進行智能分析評價,實現專業設備的動態監測智能管控,將設備隱患排查由“人控”轉變為“機控”,減少人員上道作業安全風險,為現場作業提供了可靠安全保障,運輸組織走上高效精準的“快車道”。
征途漫漫,而今邁步從頭越。隨著安全管理一體化、風險防控網格化、日常監測智慧化的實施,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安全管控體系建設正在深入推進,不斷夯實安全根基,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張立寬
關鍵詞: 安全生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