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海上超稠油儲量規模化開發油田投產
撬動“地下黑琥珀”,稠油熱采邁上新臺階
世界首個海上超稠油儲量規模化開發油田投產
本報記者 曲藝
4月23日,世界首個海上大規模超稠油熱采開發油田——中國海油旅大5-2北油田一期項目順利投產。該模式的成功應用,將撬動渤海灣盆地上億噸宛如“黑琥珀”一般的特超稠油資源的開發。
旅大5-2北油田位于渤海遼東灣海域,平均水深約32米,油田完全投產后預計可累產原油超650萬噸,全部煉化成瀝青可鋪設5000余公里的4車道高速公路,相當于北京到三亞的直線往返距離,是渤海油田上產4000萬噸的重要開發項目之一。
稠油,即相對黏稠,流動性差的原油,產量低、效益差。旅大5-2北油田屬于非常規稠油,地層原油黏度超過50000毫帕秒,是渤海已開發最稠原油的20倍以上,常溫下接近固體瀝青,根本無法流動。渤海油田非常規稠油探明儲量超過6億噸,占渤海總探明地質儲量的14.5%,喚醒這部分沉睡的地下資源,變規模儲量為產量,將為渤海油田實現上產4000萬噸提供重要支撐。
相比于陸地,海上稠油的開發難度要大很多。遼東作業公司副總經理汪本武介紹說,由于海上油田不可能像陸地那樣打密集的井網,為了有效動用這一部分特、超稠油儲量,找到適合海上大井距條件下熱采高效開發的“良方”,中國海油組織開展了方案設計、機理表征、效果評價和接替技術等一系列研究,相繼攻克了高溫注采一體化、井下高溫安全控制等世界級難題,創新提出了漸進式預熱地層的注熱方案,為旅大5-2北油田一期項目特超稠油快速開發奠定了基礎。
經濟性是稠油開發的關鍵。超稠油黏度高、產能低、采收率低并且回報率低。海上平臺空間小、成本高,但稠油熱采卻占地大、投入多。近年來,中國海油通過技術攻關,形成了井口抬升控制、井下耐高溫工具、一體化管柱、注汽工藝等海上稠油熱采技術體系,實現特超稠油規模化、經濟開發的突破。
該油田的開發以“三新三化”理念為主導,在保障本質安全的大前提下,蒸汽鍋爐、中控系統等關鍵設備均國產化,為滿足4口熱采井同時注蒸汽的要求,引入技術成熟的海上最大體量國產化蒸汽鍋爐。針對蒸汽注入流程持續存在高溫、高壓的風險,平臺設置了先進的蒸汽泄漏監測裝置及井口抬升監測等遠程監控裝置,極大地減少了工作人員在高溫高壓區域的暴露時間,大幅提升了特超稠油開采安全系數。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春生表示,隨著旅大5-2北油田一期項目的建成投產,渤海油田形成了特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的熱采技術體系,部分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未來,中國海油將持續加大開發開采海上稠油資源,有效提高石油戰略儲備,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持續貢獻海油力量。
責任編輯:安棟平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