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布局超充樁 純電動汽車的最佳搭檔來了?
車企布局超快充技術的腳步在不斷加快。8月15日,小鵬汽車發布了S4超級快充樁,配合800V高壓平臺的峰值功率能夠達到480kW,可以實現充電5分鐘續駛里程增加210km(CLTC工況)。這是國內首個車樁量產的800V超快充平臺,小鵬汽車計劃到2025年再建設2000個超快充站。
致力于用超快充技術來解決用戶充電焦慮的遠不止小鵬汽車一家,嵐圖、比亞迪、埃安等也都在測試超快充技術,并加快應用的速度。就連寧德時代前不久也宣稱,“公司有超快充技術,最快5分鐘充電80%。”一場關于新能源車企在“補能”領域的角逐已經激烈展開。
不過,超快充真的是純電動汽車的最佳搭檔嗎?大量布局超充樁是個好主意嗎?
首先,當下快充的需求并不如企業想象得那么大。此前,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曾專門就這一問題開展過調研。調研發現,隨著車輛續駛里程的不斷增加,確實有些用戶對更大功率、更快速度的充電需求較為迫切,希望充電時長能縮短至20分鐘甚至更短。但這類用戶主要為運營類車輛和部分私家車車主,其中高端車型消費者的快充需求占比約為15%~20%。其實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快充大部分只是作為應急使用,無論是從安全還是經濟環保的角度出發,絕大部分私家電動車還是使用慢充居多。因此,如果單純為了假期等特殊時期的快速充電需求,沒有必要建設過多的高功率充電樁。
其次,站在車企的角度來看,布局太多超充樁需要考慮經濟和安全兩大問題。就充電樁的運營現狀而言,一個180kW的快充樁市場均價為5萬~7萬元,再加上場地和電網等配套設施,費用不低,但除了春節、國慶節等長假之外,平時閑置居多,這意味著快充樁的回報周期遠比慢充樁更長。布局過多充電樁,就意味著要投入大量的建設成本。除此之外,電池成本也是個難題。研究表明,大功率快充對動力電池的壽命和安全性有較大影響,因此需要對電池材料、電芯結構、電池管理系統、充電策略等全面進行系統性優化,以防電池熱失控風險及循環壽命快速衰減。為此,車企在布局超快充技術時,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盡量控制成本。
再者,超快充技術標準仍待完善。據了解,當前超快充主要存在兩條技術路徑:一是以車企為主導,在2015版國標基礎上進行升級、并能與2015版國標充電設施兼容;另一種則是由相關標準組織和部分充電設施運營商、制造商主導的超級充電系統,目前該充電系統不能直接兼容現有的2015版標準,需要配備轉接頭。由于兩種技術路線差別較大,如果車企在標準統一之前布局過多超充樁,將面臨標準出臺后,為適應新標準而不得不進行改裝的風險。而且,各家車企大量布局只能自家使用的超快充樁,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另外,從電網角度看,超快充采用高壓方式,一旦大量建設并使用,對電網的瞬間電流承受力要求較高,可能會影響現有電網的穩定性。
基于此,車企應當理性和客觀地看待超快充技術,切忌將該技術視為解決充電焦慮的“捷徑”,在充電樁建設方面也應合理布局,可以更多地選擇在高速公路和商場等公共運營場所,比例不宜過高。必要的時候,多家車企也可以聯合起來,進行超充樁的共享,以此來提高運營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綠色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9-01 11:20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9-01 11:20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