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動態丨浙江首個多源協同山區配電網在泰順啟用
“聯絡開關合閘!”“保護裝置運行正常!”“新浦G973線運行正常!”……“投運成功!”
8月16日10時,在國網浙江泰順供電公司調度大廳,伴隨著調度員一條條復令回響,浙江首個多源協同山區配電網在溫州泰順投產啟用。
泰順地處浙江南部山區,境內90%被群山覆蓋,存在電網結構弱、抗干擾能力低等問題。位于泰順北部山脈的南浦溪鎮,20余個鄉村僅依靠一條50千米長的線路來保證用電,在遭遇臺風、雷擊等自然災害時,山區居民的用電可靠性難以得到保障。如果在山區建設一座35千伏變電站,則要花費近5000萬元的成本,建設難度大、周期長、可行性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據顯示,新浦G973線近三年停電次數多達63次,故障修復時長最長達11小時,平均搶修時間約為2小時,影響了居民正常用電。”泰順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志軍說。如何保證山區末端用電穩定成為泰順電力人的一塊心病。
20世紀50年代,泰順人用好“山高谷深溪流多、落差巨大潛力足”的水力資源優勢,攔河筑壩興修水利,在高山之上相繼建成小水電140多座,成為當時全國較早、溫州唯一的“全國小水電之鄉”。
泰順小水電站平均每年發電量超過6億千瓦時,但卻集中在偏遠山區,處于配電網線路末端區域。受限于上級電源布點少,造價大,此部分配電網線路基本無末端聯絡,供電可靠性難以保障。
基于以上難題,泰順供電公司提出構建多源協同山區配電網,將35千伏升壓站的10千伏母線與配網線路進行搭接,讓水電站發出的電力“抄小路”供應給用戶,解決配網線路網架薄弱等問題。
該項目負責人劉瑛瑛表示,項目集合了大量“黑科技”,配置有“4G+量子”開關、智能柜等新產品,能夠通過系統自動控制調節,按照預先設置的開關投切指令,在配電網發生故障時,開關自動合閘,實現線路的“秒級”復電。以新浦G973線為例,一旦電網發生停電故障,水電站聯絡線便可直接上網供電給居民,避免停電對居民帶來影響。
目前,泰順供電公司已陸續建成投產楊寮—司前、龍南—筱村兩處多源協同配電網示范工程。與傳統工程相比,此項目僅投入資金50萬元,針對性解決了偏遠山區網架薄弱的問題,同時節省了大量人工的運維費用。
“除了節約成本、提高供電可靠性外,該工程還大幅提升了能源自平衡消納能力。”張志軍說。泰順縣作為典型的能源送出地區,每年因大量水電外送產生的電能損耗占地區線損的六分之一。多源協同山區配電網突破了傳統水電站遠距離輸送電量的方式,實現清潔能源就地平衡消納。根據測算,單個項目每年可減少電能損耗5萬千瓦時,相當于1戶山區居民20年的用電量。在全省結構性缺電的背景下,多源協同配電網的投入運行更是具有重要意義。(王福宣 包舒靜 項靜靜)
責任編輯:杜敏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08-26 16:5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08-26 16:55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