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企 切不可沾沾自喜!
上個月,以實車測試聞名的汽車資訊平臺“懂車帝”集合了40多款新能源汽車,在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做了一場大型實測活動。看過實測結果之后,筆者特別想提醒一下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企,切不可沾沾自喜,特別是那些被捧得很高、即將進入發達國家開拓市場的品牌,切莫被人吹暈了頭,趕緊把各種試驗標準定得再高一點,把試驗和實驗做得再扎實一點,真正把主要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做到位,做到世界一流水平,不要因為急躁冒進、淺嘗輒止而“大意失荊州”。
這場實測好似一瓢涼水。筆者還想提醒那些經常吹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up主們,不要再大說特說什么“日本、德國的汽車工業快要完蛋了,已經日暮途窮了”,“這些國家的經濟支柱就要垮了”等顯示自己有先見之明的大話。這些“迷魂湯”只會蒙蔽中國車企的雙眼,松懈中國車企的斗志,捧殺中國車企。
根據報道,懂車帝的測試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的:晴天,氣溫高于40℃,地表溫度超過70℃;測量新能源汽車的續駛達成率、充電速度、空調制冷效果、動力等性能。高溫續駛測試前,動力電池的電量為100%,行駛至電量為0;車內只有駕駛員1人,使用經濟省電模式來駕駛。混合動力車不統計續駛里程。行駛時速為80~120公里。測試制冷效果時,車頭朝向太陽暴曬2小時,空調設置為最強制冷模式制冷30分鐘后。
令筆者頗感意外的是,續駛里程達成率成績最好的車竟然不是中國品牌,空調制冷后車內溫度最低的車也不是中國品牌,紫外線隔絕率成績最好的同樣不是中國品牌汽車。續駛達成率排名前五的車型有4款都是合資品牌車型,空調制冷榜前五名中也有3款是合資品牌。在中國品牌身上,倒是出現了一大堆毛病。例如,“未進行測試時無法掛擋”、“空調不制冷”兩種情況最多,“充電中斷”的情況也較多;此外還有“轉向燈撥桿失效”、“雨刷撥桿失效”、“車機死機”、“盲區監測功能受限”、“測試過程中動力受限速度只能達到50公里”、“電量未到0時提前失去動力”,等等。這樣的情況與20年前的自主品牌傳統汽車十分相似,關鍵性能沒達到一流水平,小毛病層出不窮。
比如說上文提到的雨刷性能問題,筆者的腦海里就浮現起兩個記憶中的場景。一個是多年前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一家人郊游之后回城途中遇到大雨,新買的銷量很大的中國品牌SUV的雨刷刮著刮著就壞了,雨大如注,視野不清,無法行車;但又不愿等到雨停之后再行車,父子倆靈機一動,用繩子拴住雨刷,爹拉一頭,兒子拉一頭,開著窗,半個膀子淋著雨,慢慢悠悠地往前開。
另一個記憶是,筆者在參觀訪問豐田全球研發中心的時候,看到實驗室里有一輛轎車幾乎被埋在齊腰深的雪堆里,該機構工程師在介紹試驗內容時說,為了研發出性能最好、可靠性最高的雨刷器,實驗用的雪粒直徑是西伯利亞雪粒的6倍。筆者不知道國內有多少家車企能把雨刷的冰雪實驗條件也定得這么高,但筆者知道的是,就在三四年前,某主力中國品牌車企的冰雪實驗室里還是空空如也的狀態。當時,筆者心里就想,如果這樣,怎么能進軍發達國家市場?
當然,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耐熱成績也不是各項都墊底。相對來說,中國品牌車型在續駛穩定性、絕對續駛里程和極限性能上表現不錯。某個在國內市場份額很大的合資品牌電動汽車續駛達成率成績不佳,但筆者認為,這個品牌雖然在電動汽車領域起步較晚,船大難調頭,但這幾年正在盡全力進行研發,假以時日,一旦其掌握了一流的“三電”核心技術,甚至是掌握了最先進的“三電”技術,其市場殺傷力是很大的。一個巨無霸品牌追上來已經足夠可怕,如果兩個、三個甚至四五個巨型跨國車企追上來了,那又將如何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排行榜
-
2022-08-03 16:33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熱門推薦
-
2022-08-03 16:33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