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鉆探技術力推“吐哈之下再找吐哈”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羅建東 通訊員任凱)5月24日,在吐哈油田第一深井——葡探1井鉆探現場,負責葡探1井前期鉆井提速方案設計的吐哈油田工程技術研究院鉆井提速科研攻關團隊隊長楊立軍說:“鉆機朝地層深處每挺進一米,都考驗著我們的科研實力、創新能力。目前我們已探索積累了一系列深井鉆探的技術經驗,希望能早日實現‘吐哈之下再找一個吐哈’的愿景。”
近年來,隨著吐哈油田油氣勘探開發由中淺層向深層挺進,深探井、深層水平井數量不斷增多,平均井深5000米以深,對鉆井技術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面對新難題,油田抽調技術骨干,成立鉆井提速科研攻關團隊,堅持問題導向,著眼瓶頸難點,“一區一策、一層一策、一井一策”制定鉆探提速方案,取得了深層鉆井有效突破。
位于吐哈盆地丘東洼陷區的預探井吉7H井,是吐哈油田首口垂深5000米以深的水平井。2021年,科研團隊通過開展深層鉆井配套技術攻關,使該井當年創下吐哈油田鉆井水平井垂深最深、完鉆斜深最長、裸眼段最長、側鉆點最深等諸多紀錄。隨后鉆探的吉10H井、吉7-2-3H井,設計井深分別為5580米、5353米,均鉆遇豐富油氣顯示,深層鉆井提速效果初顯。
“深層水平井鉆井的關鍵是要測得出、穩得住、鉆得快。測得出就是隨鉆測量儀器要實時傳輸井下動態數據,穩得住是要求工具面穩定、軌跡可控制,鉆得快就是要機速高。”楊立軍說,在5000多米深的定向井、水平井里,隨鉆測量儀器易出現故障,測得出難;鉆具軟得像面條,穩得住難;深層地層的巖石硬度高,鉆得快也難。這3個難題,曾一度影響鉆井效率。
今年年初以來,鉆井提速科研攻關團隊全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現場瓶頸難題解決,變技術短板為攻關清單,形成了集井身結構優化、井眼軌跡設計、高可靠性隨鉆測量儀器、高精度造斜率預測、高造斜螺桿和個性化PDC鉆頭于一體的深層水平井鉆井技術。通過優化井身結構和軌道設計,確定最佳軌跡,從源頭實現鉆井路徑優化,達到了鉆探提速的目的。
據統計,2019年至今,這個團隊先后在吐哈油田準東新區、三塘湖區塊、吐魯番勝北區塊、吉7區塊等區域承擔了100多口井的鉆井提速技術服務,儀器故障率穩步降低、鉆井效率顯著提升、鉆井周期大幅縮短,實現了高效鉆探、精確中靶目標,為吐哈油田增儲上產、提質增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 深層鉆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2-05-25 13:2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2-05-25 13:2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