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風洞科技貢獻閃亮中國冰雪之夜
4月16日晚,“冰雪向未來、榮耀再出發”中國冰雪之夜活動在首都體育館隆重舉行。活動上,航空工業氣動院院長袁立和體育科技事業部部長王崇利一起收獲了“致敬耕耘”的榮譽,這是氣動院基于60多年積淀的航空科技成果向冰雪運動積極轉化創新開拓的結果。
在冬奧會備戰期間,氣動院根據國家隊訓練需要搭建訓練平臺,助力冬奧科研和訓練水平大幅提升,多項航空核心科技助力冰雪運動大步向前。
風洞成果“吹起”運動員高效訓練
氣動院響應國家體育總局“科技助力奧運”的號召,跨界利用航空空氣動力學原理,為中國冰雪國家隊量身打造了兩類共三座體育專用風洞,并為自由滑雪秦皇島訓練基地提供了立式跳傘風洞輔助訓練,幫助運動員更精準地改進技術動作,提高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
在冰雪國家隊一年多的風洞訓練過程中,氣動院科技人員一直陪伴在冰雪健兒身邊,與自由滑雪、跳臺滑雪、北歐兩項等國家隊充分交流,形成了從助滑、起跳到飛行的體系化科學訓練方案。淶源訓練基地的綜合性體育風洞為國家隊提供了將近1年的科研訓練服務,訓練總時長達1000余小時;攜手安陽航校國家跳傘隊在秦皇島基地共配合國家隊開展立式風洞訓練達143天,為秦皇島訓練基地駐訓的空中技巧隊、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隊、跨項雙U隊、雪上技巧隊等國家隊提供了專業服務,累計參與訓練780人次。
航空技術“托舉”運動員開展訓練
氣動院積極參與并承擔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冬季項目運動減阻關鍵技術及平臺研究項目,為國家隊運動員姿態和裝備減阻優化提供研究支持。通過風洞訓練模擬相對風速,測力平臺中的儀器可以精準測量運動員的雙腳發力及不同動作姿態受到的摩擦阻力,從而幫助運動員改進助滑和起跳姿勢,提高出臺速度。
氣動院還為國家隊研制了帶有測力功能的迷你跳臺設備,用于評估運動員腳部發力情況和起跳角度,幫助運動員在室內即可針對重要的起跳過程進行專項訓練。
氣動院流動顯示與測量團隊針對速度滑冰開展了編隊減阻研究,通過圖像相關計算,得到測量區域內的速度場。科技人員對速滑運動員實測采集的三維人體模型開展了空間繞流PIV測量顯示研究,對運動員周圍的流動區域進行了定量測量,為速度滑冰編隊以及相互追逐等技戰術選擇提供了量化支撐。
氣動院計算流體力學也為跳臺滑雪研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助力手段,通過對不同姿態下人體繞流和受到的升阻力分析,辨識出影響運動成績的主要因素,為冰雪運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和虛擬仿真訓練環境的建立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持,為國家隊優化技術動作提供了量化參考。
經過一年多的風洞輔助訓練和計算流體力學研究,氣動院為中國冰雪運動員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力北京冬奧會取得突破。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2-01-17 15:40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2-01-17 15:40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