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大伊人,亚洲一区二区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爱影,www亚洲精品,黄色在线免费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人人舔人人

蘭德公司:美國是否真的需要一種新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自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就部署了由陸基、空基和海基投射系統組成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經過幾十年的服役之后,這三種核投射系統主要部件都已接近服役年限,于是美國啟動了幾個現代化計劃。不過,關于用一種稱為“陸基戰略威懾”的新系統來取代老舊的“民兵III”型洲際彈道導彈的計劃卻引發了一場關于核武器在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及美國核武庫的組成和成本的爭論。本報告對支持和反對“陸基戰略威懾”導彈計劃的主要觀點進行了描述,對三位一體核能力在美國核武器政策中的作用進行了闡述,對當前戰略格局和美國主要核現代化計劃進行了分析,對部署一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的必要性進行了評述。

報告作者弗蘭克·克魯茲,美國空軍退役中將,蘭德公司兼職高級研究員。報告全篇約29500字,推送部分為節選。

全新的“陸基戰略威懾”計劃

由于冷戰結束后作出的決定,美國目前只有一種陸基核投射系統,該系統最初在半個世紀前投入使用,設計為十年的使用壽命。盡管三位一體核能力仍然得到支持,但替換“民兵III”型導彈的計劃卻被一再推遲,不斷延長老舊導彈的使用壽命,直到奧巴馬政府對替代方案進行了廣泛研究,決定開發和部署新的洲際彈道導彈。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和軍官認為,用“陸基戰略威懾”導彈取代“民兵III”型導彈,對于維持可行的陸基戰略威懾至關重要。關于為什么要從2030年開始交付新的洲際彈道導彈,下面給出了三種最常見的解釋。

進一步延長現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壽命既不可行,也不劃算

關于部署一種新的洲際彈道導彈,第一種,可能也是最具說服力的論據是,繼續延長“民兵III”型導彈的使用壽命在技術上已不再可行,也不符合成本效益1。到2030年,現有導彈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制導裝置和推進火箭系統發動機已被替換或翻新了20年乃至更長時間。這些子系統將繼續老化,其它沒有更新的組件也一樣。同樣地,與“民兵III”型導彈有關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其中大多數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部署“民兵I”型和 “民兵II”型導彈時建造或安裝的——也出現了嚴重的老化問題。腐蝕、滲水、管道坍塌、蓋子錯位和墻壁膨脹等現象很普遍;在一次安裝過程中,由于電梯部件損壞,地下發射控制中心只能通過一個臨時的滑輪系統才能到達位置,更換工作推遲了好幾個月2。根據空軍“民兵III”系統部門反映,發射和保護門的腐蝕已經“使我們無法關閉防護門并適當地鎖住它們,只能刮去銹蝕,多次刮去表層,否則就會讓工作人員面臨潛在的風險”3。

這種與老化有關的性能退化影響是不可預測的。再次延長“民兵III”的使用壽命將需要找到或生產出可用于翻新或更換老化部件和設備的零部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最初研發“民兵III”時所進行的設計限制了插入重新設計的、可能更容易制造的組件的可能性。相反,維護人員通常要用相同的部件替換磨損的部件,以確保正確的形狀、規格和功能。但是,制造替換部件以及相關的維護設備和測試設備需要空軍重建一個已經萎縮得面目全非的工業基地。“民兵III”武器系統的生產線幾十年前就關閉了;許多導彈關鍵部件的原始制造商已經關閉或轉移到其它業務領域4。因此,單是維持推進系統所需的大約330個部件,美國空軍就無法找到來源5。美國空軍官員認為,繼續延長“民兵III”的壽命與設計、開發和部署一種新的洲際彈道導彈的成本相當,且沒有任何21世紀的技術優勢。

需要新的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戰略環境

即便是進一步延長“民兵III”型導彈的壽命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并具有成本效益,但高級國防官員還是質疑,現有的系統能否滿足未來幾十年的威懾需求。“民兵III”型導彈最初設計于20世紀60年代,用于在威懾失敗的情況下執行特定的作戰任務。它可以從位于美國本土的基地發射最多三枚同等重量的彈頭,沿直線彈道飛行,射程和精度足以打擊前蘇聯境內的目標,并且只面臨較小的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威脅。由于當年中國的核力量要小得多,美國戰略家在計算威懾態勢的需求時并沒有考慮太多的中國因素。因此,打擊中國的戰略目標并不是“民兵”系列洲際彈道導彈設計和研發的驅動因素。

如今,美國面臨著非常不同的戰略環境。隨著俄羅斯和中國核武庫不斷現代化、多樣化和發展擴大,加之其他對手也在開展與核武器相關的活動,全球核平衡正在發生變化6。正如之前所討論,俄羅斯已經提升了核武器在其防御戰略中的作用。五角大樓的報告表明,中國可能也會這樣做7。盡管受到國際制裁,朝鮮仍在繼續其核計劃和導彈計劃,并可能部署能夠對美國本土進行核打擊的投射系統。朝鮮很注重機動性和生存能力(如擁有強大的地下設施),這將構成艱巨的目標定位挑戰8。伊朗的長期核野心尚不確定,但最近的鈾濃縮活動表明,伊朗在努力克服制造核武器方面的技術障礙9。簡而言之,在危機或沖突中,為了懾止對手使用核武器,美國的核力量需要威脅對手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數量和類型正在發生變化——預計未來幾十年還將繼續以復雜和不可預測的方式變化10。

美國軍方高級領導人還強調,有必要確保洲際彈道導彈力量能繼續有效地應對新出現和未來的威脅,包括對手的先進防空與導彈防御系統以及新的網絡挑戰11。“陸基戰略威懾”計劃的任務保障團隊包括一個專門的網絡安全小組,其任務是在整個系統設計中整合網絡需求,這與“民兵III”導彈系統形成了鮮明對比。“民兵III”導彈是在互聯網發明之前開發和部署的,高級國防官員警告稱將無法再對其進行改造以應對不斷演進的網絡威脅12。

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可降低應用成本

美國空軍部署一種新型洲際彈道導彈所具有的一個較少被理解的優勢是,它有機會避免維持現有“民兵III”系統所需要的勞動密集型和耗時的維護程序。當“民兵III”系統的一個主要子系統(如火箭發動機或導彈制導裝置)發生故障時,整個子系統必須從導彈發射井中移除,運回到主基地,然后送到某個修理庫進行維修。要在導彈發射井中拆下一個很大的子系統,導彈維修人員必須先推開蓋在發射井頂部110噸重的發射防護蓋,然后將許多互相堆疊在一起的子系統提升出井才能到達需要修理的子系統。然后再以相反的順序重復這些步驟以安裝一個替代子系統,并使導彈再回到戒備狀態。除了相關的人工成本,這個繁瑣的過程還需要額外的安全措施,因為發射裝置的防護蓋已經打開。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整個過程可能也需要數天甚至更長時間13。

而“陸基戰略威懾”系統為模塊化設計,這意味著它不必打開發射裝置的防護蓋或從發射井里移除導彈的主要部件就能進行日常維護。相反,維護技術人員將能接觸到大型子系統中的許多個別組件,以便在井內進行維修或更換它們14,這樣就能進行更具有成本效益和安全的維護。

針對“陸基戰略威懾”計劃的反對聲浪

盡管目前的核現代化計劃得到了美國兩黨的支持,但一些國會議員和非政府組織對繼續發展“陸基戰略威懾”導彈計劃表示不滿。充滿挑戰的財政環境、相互競爭的政策優先事項,以及不確定的軍備控制氣候,導致各方在國防預算的規模和組成方面存在分歧,一些觀察人士再次呼吁對洲際彈道導彈在美國核武庫中的作用進行評估15。最常見的對“陸基戰略威懾”導彈計劃的反對意見可分為四類:(1)進一步延長“民兵III”導彈的壽命和暫停“陸基戰略威懾”導彈計劃可能會節約成本;(2)質疑洲際彈道導彈在當前安全環境中的持續重要性;(3)三位一體核能力向二位一體核能力過渡的相對功效;(4)與洲際彈道導彈有關的誤判或意外發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后三個擔憂的根源在于普遍反對維持洲際彈道導彈力量,只有第一個理由具體涉及到“陸基戰略威懾”計劃。

延長“民兵III”的壽命是否是一個更劃算的選擇?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在2021-2030年期間,洲際彈道導彈部隊的作戰、維護和現代化改造預計將花費820億美元。甚至在應對新冠肺炎的措施導致聯邦支出急劇上升之前,一些國會議員就對替換“民兵III”型導彈的成本表示了擔憂,認為這筆錢最好花在國防部的其它現代化優先項目上或非國防項目上17。反對者呼吁暫停進一步發展新的導彈,繼續延長現有“民兵III”系統的使用壽命18。

簡言之,無論是替換“民兵III”型導彈還是延長其使用壽命,美國空軍都要承擔大量費用。延遲或替換,無論是“陸基戰略威懾”項目還是相關項目,如W87-1項目,還會縮小兩種選擇之間的成本差異。現有的證據表明,延長“民兵III”的壽命而不是投資于一個現代的替代系統的前景,似乎類似于許多車主在決定是否保留他們的舊汽車,還是折價出賣舊汽車以購買新汽車時所面臨的困境。

洲際彈道導彈在21世紀還有意義嗎?

反對“陸基戰略威懾”計劃的一個相關陣營呼吁,美國應重新考慮在固定發射井中部署大量可攜帶核彈頭的投射系統的價值。

自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部署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以來,戰略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是無可爭辯的。如今,戰略家們面對的是一個更加復雜的國際格局,在這個格局中,美國的實力被削弱,核國家的數量在增加,新技術和戰術挑戰著傳統的威懾理論和危機升級理論19。然而,只要其它國家保持著對美國本土實施核攻擊的能力,陸基核投射系統的根本目的——通過降低敵人對其成功實施首次核打擊的信心來阻止其襲擊美國或其盟國——仍將是必不可少的。突然襲擊風險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迄今為止美國核力量的可信度。

俄羅斯不再是唯一一個有能力威脅美國目標的國家。正如前面提到的,美國現在面臨著兩個戰略競爭對手,他們已經實現了核武庫的現代化,美國戰略司令部稱這是為了超越美國軍隊并削弱美國的防御力量20。特別是俄羅斯,近年來屢屢挑戰美國利益,表現咄咄逼人,據美國北方司令部最近稱,預計俄羅斯將很快部署新的核能力,“由于其極端的射程和續航能力,使其幾乎可以從任何方向對美國進行打擊”21。2020年俄羅斯在阿拉斯加附近的軍事活動達到了自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表明俄羅斯的信心有所增強22。

單憑轟炸機和潛艇能否足以構成威懾?

由于對“三位一體”核能力中的海基系統的持續技術改進印象深刻,一小群學者和非政府組織建議美國減少或取消陸基核投射系統,并最終過渡到由轟炸機和配備潛射彈道導彈的潛艇組成的“二位一體”核打擊能力23。

戰略轟炸機部隊是否能夠單獨提供足夠的保障,以應對意想不到的挑戰威脅到潛艇部隊,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24。俄羅斯和中國最近在反介入和空中拒止能力上的提高可能會阻礙轟炸機打擊敵方目標25。同樣,敵方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發展也可能會危及地面飛機的生存能力26。二位一體核態勢將使對手能夠集中精力設計威脅美國飛機和核潛艇的方法,從而加大挑戰的難度27。問題不僅在于一旦發生沖突,美軍能否摧毀敵方目標,而且還在于,美國能力的可信度下降是否會削弱威懾力,削弱盟國的信心,鼓勵惡性活動,從而增加沖突升級的可能性。

關鍵詞: 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蘭德公司

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相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