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大伊人,亚洲一区二区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爱影,www亚洲精品,黄色在线免费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人人舔人人

化肥價格大幅上漲!國家再發農資補貼

期國際、國內化肥價格均大幅上漲,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給種糧農民再次發放農資補貼。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陳萌山建議,政府部門需須想方設法提高農業補貼的深度、廣度和力度,讓農民種糧有合理收益、主產區抓糧有內在動力。

化肥價格上漲背后

從化肥種類來分,單質化肥有氮肥(主要是尿素)、磷肥、鉀肥三種。其中,尿素、磷肥兩大肥料,國內完全能自足生產,甚至還有一定數量可供出口。鉀肥除了國內生產外,仍有大部分需要進口,主要從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進口。

根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數據,3月7日,國內尿素批發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74%,同比上漲29.43%;磷酸二銨批發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02%,同比上漲15.21%;氯化鉀批發價格指數環比上漲7.18%,同比上漲90.54%。

每年春季都是化肥需求旺季,價格相對偏強,不過同比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緣于2020年以來原料和動力成本上漲、鉀肥進口的不確定

布瑞克咨詢研究員李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020年開始,全球化肥供需失衡,再加上物流受阻,加重市場看漲氛圍,而原油、煤炭、天然氣價格高企,也增加了化肥開采、加工成本。

尿素主要通過煤化工生產,國內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推高了尿素生產成本。新能源電池的快速發展,又刺激了磷化工需求,磷礦價格上漲,推高磷肥生產成本。

進入2021年,化肥生產成本上漲,核心是能源價格上漲和化肥原料成本增加。到了第四季度,國家積極調控化肥價格,化肥特別是尿素的價格,一度出現回落,但隨著2022年2月末國際局勢動蕩,俄羅斯、白俄羅斯作為全球主要化肥出口國,市場擔心其化肥出口受阻,且動蕩的國際局勢導致全球原油、天然氣價格再度暴漲,大幅推高化肥生產原料及動力的成本。

之所以鉀肥價格較尿素、磷肥價格波動較大,李簡解釋稱,受當前俄烏沖突的影響,出口不順,鉀肥進口不確定增加。

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受煤炭、天然氣等價格上漲影響,國內化肥價格呈現明顯上漲的走勢,預計在2022年仍將維持。尤其是國際局勢動蕩,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采取經濟制裁措施,嚴重影響到化肥原料出口,再加上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傳導,給本就處于高位的國內化肥市場火上澆油。

化肥價格上漲影響農業生產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從國際來看,過去幾十年來,全球農產品的產量增加,除了種植面積小幅增加外,主要是通過農作物單產水的提高。之所以單產水能夠提升,除了農作物品種改良因素外,化肥的普遍使用作用顯著,特別是對于地力中等偏低的地塊。

李簡稱,巴西是全球糧食、油料主要出口國,當前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正處于夏播作物的播種季節,這兩國夏播的作物主要是玉米、棉花,這兩種作物相較于大豆,對化肥的需求量大,化肥價格上漲及供應不穩定,容易導致種植成本大幅增加,并由此減少使用,從而引發作物單產下降,直接影響到糧食產量及出口量。

在北半球,印度也是全球主要谷物生產國,當前正處于春播季節,由于化肥價格上漲和國內化肥工業不穩定,增加了農作物生產的不確定。烏克蘭作為全球谷物和油料的主要生產國、出口國,局勢的動蕩可能導致本地區耕地荒蕪增加,且難獲得化肥,作物產量將大幅下降。

張智先稱,化肥價格上漲,除了推升全球農業種植成本,進而推高農產品價格外,還可能會導致全球農業生產投入下降,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這將嚴重影響全球農產品產量。對國內來說,化肥及農資價格的上漲,也將侵蝕種糧農戶的收益。由于化肥價格漲幅較大,將有可能使部分農戶減少投放,從而影響產量。

當前,受秋汛影響,冬小麥大面積晚播,占全部小麥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據基層反映,今年的苗情是歷史上最差的一年。在小麥生長中后期,使用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前期苗情弱的問題。不過,化肥價格過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民施肥意愿,不利于糧食產量。

盡管受原油、煤炭價格上漲的傳導,農資價格上漲明顯,但對CPI并非直接影響。李簡認為,這更多是通過增加作物種植成本,抬升農產品價格,并在影響市場氛圍中實現對CPI的最終影響。農資成本高企疊加高油價,預計3月CPI同比增長大概率會超過3%。

再次發放農資補貼

農資價格的上漲,會很大程度上侵蝕農民種糧收益。比如,用量比較大的尿素,2020年不到2000元/噸,現在漲到3000元/噸;相較于2020年,磷肥上漲30%-40%,鉀肥漲幅達到80%-100%。據此預測,今年化肥成本,相較于2020年,整體上漲50%-60%。

由于不同作物使用化肥量不同,導致對成本的影響也不同。以玉米為例,相較于2020年,成本預計會增加100-120元/畝。大豆的化肥使用量低,雖然成本增幅也差不多,但只會增加40-50元/畝。與此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刺激整個化工產品,比如柴油、薄膜、農藥等價格跟隨上漲。按照當前情況,玉米總體種植成本預計會一共增加140-160元/畝。

2021年,中國發放了200億元農資補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給種糧農民再次發放農資補貼。

面對農資價格的上漲,李簡建議,通過適當增加種糧化肥補貼,并督促國有企業增加化肥生產量,確保化肥生產原料供應,價格穩定。對市場惡囤積化肥者進行警告,甚至依法規嚴肅處理。同時,種植戶也要通過增加田間管理,減少田間雜草,結合作物生長需肥特,及時施肥,綜合提高化肥利用率。

張智先認為,從國家層面,應該加大對產糧大省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對種糧農戶的補貼,進一步完善種糧成本保險及收入保險的機制,促進種糧農戶收入的保障,使種糧農戶在收入保障方面有切實的獲得感。社會層面,加強農業合作組織的覆蓋范圍,讓農戶融入合作社等各種類型的合作組織,利用農資集采的成本優勢,降低化肥等農資的采購成本。

關鍵詞: 化肥價格 農資補貼 化肥需求 農業生產

來源: 第一財經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相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