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什么?鋼鐵行業的未來會在元宇宙嗎?
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近期“元宇宙”徹底火出了圈兒,不僅成為各大投資圈熱捧的焦點,也吸引著全球互聯網巨頭爭相布局賽道:Facebook宣布正式改名為“Meta”;日本社交巨頭GREE宣布開展元宇宙業務;200多家韓國企業和組織聯合成立“元宇宙聯盟”。
元宇宙是什么?
Metaverse,這個英文單詞由Meta和Verse組成,Meta的意思是超越,而verse的意思是universe,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合起來,Metaverse就是互聯網的未來形態:它是一個虛擬空間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簡單地講,元宇宙就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且又能夠與之高度互通的虛擬世界。
事實上,元宇宙之所以能夠火起來,引起那么多人關注,只跟一件事有關,那就是,互聯網的未來形態是什么?
馬化騰將之稱為“全真互聯網”。馬化騰在騰訊內刊《三觀》中寫到:“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互聯網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他又說,“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
廖春元(AR科學家、亮風臺CEO)將之稱為“空間互聯網”。最早的時候大家是用電腦上網,這被稱為第一代互聯網;后來又用手機上網,這被稱為第二代互聯網,又叫移動互聯網。未來用什么上網呢?廖春元說,“再往下走,你會發現手機可能難以承載”。
有什么東西是手機難以承載的呢?
手機難以承載的那部分,就是移動互聯網與下一代互聯網不一樣的那部分。直白地說,就是AR/VR。廖春元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我個人來看,AR它不是一個噱頭,實際上應該會是下一代的計算機。”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強現實。它只是一項技術,怎么能說它就是下一代的計算機呢?事實上,目前公認的,AR眼鏡就是下一代計算機,就是未來“空間互聯網”的最佳載體。它將替代個人電腦(PC)和手機。電腦和手機能做到的,它都能做到。電腦和手機做不到的,它也能做到,比如,那種解放了雙手的便捷性,那種人機交互時的“沉浸感”、“自然感”和“進入感”。它能夠真正打破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鴻溝,將虛擬的信息呈現在真實世界。
以后,我們就可以用AR眼鏡上網了,上的是第三代互聯網,也或許能被稱為“元宇宙”。
這樣看來,元宇宙更像是“未來互聯網”的新興形態,從技術上看,更像是對云計算、數字孿生、VR、AR等新技術概念的具化。
元宇宙離鋼鐵行業有多遠?
所謂“未來已來”,那“元宇宙”離鋼鐵行業究竟有多遠呢?
說是一副眼鏡,其實在這副眼鏡背后,是一個綜合運用了5G、空間計算、AR云、自然交互和AR智能硬件等AR/AI核心技術的AR平臺。 有了這個平臺的支持,作為終端的AR眼鏡,就可以在智能制造領域,諸如設備安裝調試、產線巡檢、遠程運維、產品售后及員工培訓等等,各個環節推進AR應用。其核心價值就是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舉個例子。2020年4月,華菱湘鋼的提質改造項目“精品中小棒特鋼生產線”進行到了關鍵的安裝調試階段,可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受限,遠在德國和奧地利的技術人員無法前往湘潭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為確保項目正常完工,華菱湘鋼聯手湖南移動、華為、亮風臺,快速開通跨國5G專線,在國內首次運用5G+AR技術展開跨國遠程裝配。
在跨國遠程裝配時,湘鋼現場工程師通過遠程通訊與協作平臺HiLeia就能將第一視角的現場畫面通過5G網絡實時推送給位于德國和奧地利的工程師,國外工程師依托HiLeia的AR實時空間標注、音視頻通信、桌面共享等等技術,就可以遠程協助現場工程師的產線裝配工作。湘鋼現場工程師佩戴亮風臺的HiAR G200眼鏡就能夠看到國外專家的標注指導信息。最終實現工程師雖跨越三地,卻如親臨現場,達成高效、精準的遠程協作。6月18日,項目按期完工并投產,創造了國內同類工程建設周期的最短紀錄。 據了解,這次5G+AR遠程裝配項目不僅協助華菱湘鋼“擺脫”了疫情困擾,完成跨國遠程裝配,助力完成90%生產線裝配,還讓車間生產總效率提升20%。
注意,上文中提到的“第一視角的現場畫面”、“AR實時空間標注”等功能,對于連接遠程專家與現場人員,提升遠程溝通效率有重要意義。所謂第一視角的現場畫面,就是遠程專家可以看到現場人員看到的內容,即實現“你見即我見”的效果。專家還可以在傳輸回來的視頻畫面中加3D標注,用來指導現場的操作人員,比如說,在一個螺絲位置處標注一個箭頭,現場人員就可以在AR眼鏡中看到專家的標注,起到非常精準的提示和指導作用。實現了分隔兩地的人員可以精準溝通、方便溝通的效果,這對于需要多方參與協作的復雜場景而言,可以說是降低業務支持成本的一大利器。再也不用擔心電話或者語音講不清楚,信息理解偏差的問題了。
河鋼集團開發“3D虛擬孿生可視化技術”,并將該項技術應用于河鋼承鋼釩鈦高強冷軋板連續酸洗與熱基鍍生產線,可實現生產線三維信息數字化,將數據中間紛繁復雜的信息或關系進行可視化呈現,大幅提高生產管控效率。同時利用3D孿生技術,打造出3D生產與人機界面結合場景,建立沉浸式生產操作培訓系統,大幅減少技術人員培訓壓力。
寶鋼通過“5G+工業互聯網”,實現從轉爐冶煉到出鋼的全流程自動化“一鍵煉鋼”,實現工廠生產、設備、物流、能環、安全五大核心要素效能提升,有效提高煉鋼成功率,縮短出鋼周期。
鞍鋼打造出“5G工業互聯網+智慧煉鋼”正式投運,徹底宣告人工錄入數據時代結束,通過“云端大腦”即可實現煉鋼自動化操作。
中冶賽迪通過AR形式,構建“鋼廠AR沙盤”等新型沙盤,有效修補傳統信息獲取缺陷,提高工作效率。結合“數字孿生”技術,還可對建設流程進行數字化虛擬,為工業產線建立對應數字化模型,將工程設計對象可視化、數字化,有效減少誤差風險。
元宇宙是“風口”還是“泡沫”?
當然,在鋼鐵行業中應用僅僅屬于“元宇宙”囊括的VR、AR等技術概念的細小分支。
按照業內專家分析說法,回歸概念本質可以認為元宇宙是在傳統網絡空間基礎上,伴隨多種數字技術成熟度的提升,構建形成的既映射于、又獨立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同時,元宇宙并非一個簡單虛擬空間,而是把網絡、硬件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之中,系統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
所謂“未來已來”,如今數字時代高速起飛,中國鋼鐵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時代,超互聯網新形態開始構建,大眾生活正在被改變,或許不久的將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鴻溝終將被打破。
總有一個詞挑動著資本的神經,那叫做“未來”!A股元宇宙概念近期已是高燒不退,業內指出2040年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將超2500億美元。當然現在“元宇宙”還停留在講故事階段,作為一項長期投資建設的系統性工程,到底是“風口”還是成為“泡沫”?到底是會被“割韭菜”還是成為“頭號玩家”?時間自會告訴我們答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21-11-23 11:04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21-11-23 11:04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