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模式助力激活存量人力 滿足產業發展人才需求
近日,騰訊課堂發布《2021全國青年終身學習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國學習人數持續提升,達到疫情前的2.17倍,有52%的受訪者通過在線學習完成了跨行業發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地區青年終身學習的積極性位列全國前茅,拿下兩個全國第一,廣東學習人數是全國最多的省份,并且深圳、廣州包攬了全國學習人數TOP1、2。
在數字化轉型人才緊缺的大背景下,在線終身學習平臺正在激活全國存量人力資源,推動人力資本向上、跨行業流動,成為填補各行各業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
人才需求訂單“激增”,企業愿意為人才培養付費
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就顯示,僅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就超過1900萬,這個數字到2025年將增加至近3000萬之多。
不僅僅制造業,人社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未來5年,僅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缺口就超過500萬。
作為數字化人才培養機構熊貓同學(思博網絡)的創始人,胡明能夠清晰感受到不少用人單位當前在招聘時的“焦灼”。熊貓同學的一大主營業務是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數字人才培養。在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共同催化下,中國社會整體的數字化程度驟然加速,而身處其中的企業也對數字化轉型有了更為迫切的需求。在這一背景下,企業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攀升。
“很多公司開始重視數字化發展,啟動數字化變革。但是,目前整個行業數字化人才供給小于市場需求,今年這個趨勢尤其明顯,人才需求訂單激增”,胡明這樣解釋道。光是今年8月,就有20多家各類公司找到他希望能夠直接輸送技能人才。
人才市場的供需結構調換甚至直接反映到了課程付費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為輸送高質量人才的服務付費。這使得胡明開始思考:未來是否可以減少學員的培訓學費,轉而由企業來承擔這部分成本。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顯著降低職業教育的門檻并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同為培訓機構負責人,樂仿課堂的創始人喻高遠及其團隊也有著類似的感受——今年10月,同時有10余家企業希望他們團隊推薦仿真技術人員。由于工業4.0和數字孿生等技術路徑日益受到重視,包括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無人機、高檔數控機床、農業機械、醫療機械等行業對仿真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往年,工業仿真人才的薪資大概是12-25萬元左右;但今年,仿真技術的學員能夠拿到15-70萬左右”,根據樂仿旗下機構培養學員薪資的統計,目前已經有十余位學員獲得50萬以上的薪資,年收入30萬左右的應屆畢業生也達到40余位。很大程度上,人才薪資的走高源于高技術人才的緊缺。
人才緊缺背后存在兩大矛盾,培養體系滯后、規模受限
中國的高技能人才缺乏問題并非偶發,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舊有人才培養體系的遲滯而引發的技能短缺。
更直接地說,是“知識和技能更迭速度加快”與“院校教學體系知識相對穩定”之間的矛盾。
“18個月定理”,這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陳李翔提到的術語。他說,18個月在IT領域是一個非常神圣的數字,它代表著技術的迭代周期,特別是算力的提升周期。實際上這也是知識和技能迭代的周期,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知識體系可能同樣保持著18個月更新一代的周期。“現在來看,知識更新的周期甚至比18個月還要更短一些了。”然而,傳統院校教育體系的穩定性非常強,授課內容往往需要經過多年沉淀。陳李翔分析指出:“一般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學制是三到四年,前期新課程開發的周期一般需要兩年,那么運用新課程向社會輸送的第一批人才就至少需要五、六年時間,而這意味著人才培養出來已經遠遠落后于崗位技能的需求。”
其次是企業對人才的批量需求與線下培訓體系人才供給有限間的矛盾。線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曾一度是銜接應屆畢業生和就業崗位之間的橋梁。但在胡明眼中,“規模不經濟”是線下職業教育的特點,“只要你單店虧損,多開幾個店都是虧損的。”因為單個實體店的業務拓展范圍受到地理半徑的限制,能夠招收到的學員規模有限,“最艱難的時候,我要抵押房產借錢來發工資。”
“線下成本高,最終都分攤在學生身上。如果轉到線上,同類目課程的線上成本只有線下運營的50%左右,這可以讓職業教育惠及更多群體”。專注IT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51RGB聯合創始人萬晨曦同樣認為舊有培訓體系的高昂成本也限制了學員規模。因此,2014年前后包括熊貓同學、51RGB在內的諸多機構,開始全力以赴轉移線上發展。
在線模式助力激活存量人力,滿足產業發展人才需求
陳李翔強調,必須著力解決學習過程數字化問題,使之緊隨算力的發展周期,實現工作需求與學習過程的同步更新。“從這個意義上講,運用數字技術發展在線終身學習平臺特別是職業培訓平臺,使技術進步、產業變化和學習節奏能夠處于同一個空間,是解決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這正是如今各大在線終身學習平臺在做的事情:課程跟隨技術進步快速迭代,接軌崗位需求,而且以低成本和在線教學方式讓職業教育惠及更多有需求的普通人。
據騰訊教育副總裁、騰訊課堂總經理鄭潔介紹,騰訊課堂80%的課程緊扣就業崗位需求,40%的課程為當年結合崗位最新需求和技術發展變化而推出的新課程,平臺僅今年推出的新課程就達到5.6萬門,11.11活動期間還將新增超過400門課程。截止至目前,騰訊課堂已經吸引了13.5萬家入駐機構,上架40萬門課程,累計服務了4億學生。
胡明提到,他的公司現在每隔3到6個月就會前往主要用人單位進行崗位需求調研。由于國家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熊貓同學今年上線了各大軟硬件廠商的安全課程;喻高遠團隊的樂仿課堂也在最近研發了動力電池系統產品性能評估、機器人系統產品評估等課程,這些課程都快速跟進和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
對于個人而言,在線職業教育平臺甚至成為了改變自身命運的跳板。騰訊課堂發布的《2021全國青年終身學習指數報告》顯示,受訪學習者中有52%的人通過在線學習完成了跨行業發展,有12%的人計劃通過學習去轉換職業賽道。現在延安從事云建設工作的陳同學曾經是一名塔吊工人,工作兩年后開始跟隨熊貓同學旗下思博網絡的課程學習,成為一名網絡工程師,薪資水平大幅改善;在青島做門鎖設計的張同學,學習了樂仿課堂的數字仿真相關課程,成為當地一名優秀的工業仿真工程師;在昆明從事辦公室文員工作的舒同學,正在熊貓同學的編程熊貓學習鴻蒙開發課程,期待成為移動開發專家……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線終身學習平臺正在激活全國的存量人力資源,推動人力資本的提升和流動,成為解決各行各業人才短缺問題的一支重要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21-11-16 14:3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21-11-16 14:3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