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國資改革新路徑:城建集團集聚主責做實主業
2020年9月,在抗疫斗爭中沖鋒在前的武漢地產集團等7家企業,重組成立武漢城建集團。一年來,該集團實現重組“零震蕩”,迅速釋放“化學效應”,跑出發展“加速度”。今年1至7月,該集團營收、利潤、凈利潤、上繳稅收等4項指標在武漢市市屬企業中均排名第一,較上一年度分別同比增長143%、247%、259%和97%。
9月5日,武漢和平大道南延隧道工地,開挖直徑16.03米的盾構機“和平號”,正在超前物探系統的指揮下精準掘進。
一周前始發時,它創下四項國內施工紀錄:首條雙向6車道單洞雙層公路隧道;最大單管雙層盾構隧道;最大盾構機開挖直徑;穿越地質最復雜,施工技術難度最大。
面對異常復雜的工程,業主單位武漢城建集團組織參建各方一手抓施工、一手抓防疫,僅6個月就完成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如期始發。
今年,該集團共承擔全市城建項目40多個,截至8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近170億元,占年度任務進度的80%,全部超時序完成任務。
攻堅克難、斗志昂揚!
這股精氣神,正是武漢城建集團重組改革一周年取得重大成效的內在源動力。
2020年9月,在抗疫斗爭中沖鋒在前的武漢地產集團等7家企業,重組成立武漢城建集團。一年來,該集團堅持“三個有利于”標準和“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實現重組“零震蕩”,迅速釋放“化學效應”,跑出發展“加速度”。
從抗疫鐵軍到重振主力
英雄城市孕育英雄隊伍
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成為面向新發展階段我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當年9月,武漢市啟動新一輪國企改革,原有32家市屬國企被整合至13家,解決了管理行政化、業務地產化、監管分散化的問題,力度之大、決心之強、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其中,武漢地產集團、商務區集團、建工集團、園發公司、市工程咨詢部、二零四九集團、都市產業集團等7家企業重組成立武漢城建集團。新集團資產近3000億元,擁有員工近萬人,是重組企業數量最多、整合資源最多、涉及人員最多的武漢市屬國企,也承載著為武漢國企改革闖關蹚路的重任。
重組成立一年來,武漢城建集團業績一路“飄紅”:主業快速發展,去年奪得了房地產武漢市場全口徑、權益口徑銷售“雙第一”,實現了市屬國企歷史性突破,今年在全國房企中排名大跨步進位。在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的同時,該集團引入知名企業,聯合投資700多億元建設甘露山文旅城項目,助推武漢市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從物理整合到化學反應
城建龍頭爭當改革標兵
完成物理整合后,武漢城建集團不斷加強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在產業架構、市場開拓、體制機制、人事薪酬等方面大刀闊斧改革,有效提升了企業執行力、謀劃力、創造力和管理力。
強黨建,改革重組“零震蕩”。自重組之日起,武漢城建集團在省市領導下,統籌推進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堅決扛起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健全“三重一大”議事決策機制,全面落實黨建進章程、“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要求,推進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狠抓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革、大攻堅、大整治“五件大事”,把黨的建設貫穿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形成“做好黨建為生產,生產提升促黨建”的良性循環。一系列舉措,團結人心、凝聚共識,實現了整合重組“零震蕩”。
重謀劃,繪制發展“一張圖”。該集團堅持規劃引領,圍繞爭當武漢城市建設的“王牌軍”、城市功能提升的貢獻者、市屬國企轉型發展的引領者、市民美好生活的創造者這“一軍三者”目標,建立了“3+4+X”的產業體系,即以城市更新、綜合開發、建筑施工為主導,以園林生態、設計咨詢、城市服務、資本運營為支撐,協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提高了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為保障規劃落地實施,重新搭建了管控架構,對主業板塊企業實行運營管控,對其他板塊實行戰略管控,建立了“逐級管理、逐層負責”的管控體系,并配套完善了責權體系和管理制度。
謀創新,增強發展“源動力”。去年以來,該集團大膽推行內部“去行政化”,變“管身份”為“管崗位”,形成以崗位管理為主、職級管理為輔的崗位職級管理制度。創新開展“我是人才”人才選拔,12名32歲以下優秀青年員工通過選拔成為集團第一批領軍人才,被輸送到外地公司或一線重點項目開疆拓土、進行鍛煉。創新開展市場化選聘,建立了市場化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拿出集團總部部門負責人和下屬公司總經理等多個重要職位進行市場化選聘。
強管理,樹牢實干“風向標”。該集團突出貢獻和效益導向,建立鮮明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實行內部市場化競爭機制,以漢陽歸元C地塊開發為例,組織旗下8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競標,對品質、進度、管理、周轉、效益進行全方位比拼,綜合成績最高者才能競得項目開發權。同時將可研指標簽進競得者目標責任狀,開發公司還需繳納一定額度的承諾金,項目結算后根據指標完成情況予以獎懲。
從“先行者”到“踐行者”
武漢國企改革經驗值得借鑒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前不久武漢市被列為國務院國資委第二批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調研發現,武漢城建集團通過探索創新取得了明顯的改革成效,為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帶來了啟示。
——打造一批大企業。國有企業是我國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從武漢新一輪改革來看,深化國企改革要進一步聚焦主業主責、優化國有資源,引導優質資源、要素向核心主業、優勢企業聚集,進一步壯大國有企業規模,打造一批在行業領域具有強大競爭力、引領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確保關鍵時刻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
——配齊一個好班子。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戰中,武漢城建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企業領導班子同心同向、齊心協力,帶領廣大干部職工奮力拼搏、苦干實干。這也充分說明企業領導班子的重要性。深化國企改革,需要配備政治覺悟高、領導能力強、團結氛圍濃的領導班子,確保國有企業聽黨指揮、堪當大任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建強一支好隊伍。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重要的支撐。從武漢城建集團的改革經驗來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堅持人才興企、人才強企戰略,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在人才選拔和培養上要勇于革新、大膽破局,著力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高、戰斗能力強、善于抓落實的人才隊伍。
——探索一個新路徑。市場化轉型是國企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競爭激烈的形勢和環境下,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必須要轉變觀念,建立市場化的思維導向、機制體制,從根本上弱化“行政化”,促使企業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提升核心競爭力。
展望未來,武漢城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付明貴表示,武漢城建集團將繼續深化改革、聚力創新,力爭三年進入中國企業200強,五年大幅進位、進入全國房地產50強,為沖刺世界500強打下堅實基礎,為武漢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創新探索經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9-06 07:4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9-06 07:4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