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脫貧村:土地整治助力蛻變樣板村!
8月30日,宜都市枝城鎮架鍋山村,桃紅李熟,茶綠漫山,如同世外桃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6年前,架鍋山村在全鎮32個村中經濟排名倒數第二。毗鄰的全心畈村桃花節熱火朝天,而架鍋山卻冷冷清清,這讓全村553戶1629位村民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6年,架鍋山村被納入全域國土整治項目,先后帶來國土、水利等12個項目落戶,短短一兩年間,通村公路拓寬為雙向兩車道柏油馬路,村容村貌提檔升級。
“現在孩子上學方便多了,走路10分鐘就能到校車接送點。”62歲的村民趙國益說,以前住在山上,要走1個小時才能到山下,山上的4畝桃李樹,結了果子都要背到宜都去賣,1斤只能賣到1塊錢。現在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在家門口就能擺攤賣水果,“一到雙休日就有很多車進村收桃,1斤5塊錢,一天最多能賺400多塊錢。”
“土地整治時,我們還充分考慮與當地產業對接,充分發揮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引領作用,發展極具特色的一村一品產業。”宜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介紹,考慮到村里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小水果高產,2016年,該局邀請專業規劃單位進村打造農旅融合項目,以帶動村戶高質量精準脫貧。通過3年至5年的建設,把架鍋山打造成“十里桃花紅”的觀光旅游生態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18年底,投資236萬元的“十里桃花紅”一期項目啟動,包括休閑平臺、花果山觀景臺、游步道、荊南濕地、“蔡家紙廠”整修及張家沖水庫環線建設等。整治后的村莊不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而且“留得住文化、記得住鄉愁”。每逢桃花盛開的時節,架鍋山村就成了熱門“打卡地”,前來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這里環境美,路也好走,過來玩心情很舒暢。”一名參加采摘活動的游客手捧蜜桃、高興地說。
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當地圍繞“房前栽花、屋后種樹,潔凈農院、扮靚農家”的思路,因地制宜,鼓勵有條件的農戶對庭前院后進行改造升級,引導農民群眾開展庭院綠化、凈化、亮化。
村民張紹緒年輕時當過瓦匠,2016年因兒子家里急需用錢,他考慮把老宅出租,但因房屋破舊,山村環境閉塞,無人問津。隨著村里人居環境大幅度,張紹緒重拾起瓦匠技藝,自己動手整理門前庭院,在門外修了水池,在路邊種了花卉,妝點起“庭前院后小花園”,還花20多萬元把家里裝修一新。
如今,架鍋山村基礎設施改善了,桃花廣場、濕地公園扮靚了鄉村,光伏發電、桃李合作社、茶葉加工等產業齊頭并進。村黨支部書記周心全稱,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4.6萬元增至21.65萬元,排到全鎮第5名,曾經的貧困村已蝶變為宜都市鄉村振興的樣板村。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9-02 08:40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9-02 08:40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