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擇手段打壓他國發展進步,折射出霸權國家攫取財富的貪婪、妄想躺贏的懶惰、畏懼競爭的膽怯、維護霸權的自私——美“去風險”不如去心魔
(相關資料圖)
在對華關系問題上,美高官近期多次表態稱,不尋求對抗、冷戰或“脫鉤”,而是聚焦所謂“去風險”。這一論調雖然聽起來冠冕堂皇,但遮不住美國構筑“小院高墻”的欲望,藏不住美國伸向世界的“財富剪刀”。
作為美國對華遏制打壓政策的新畫皮,美式“去風險”的核心手段依然是構筑“小院高墻”,甚至不擇手段對他國“卡脖子”。在“去風險”說辭遮掩下,《中國競爭法案2.0》仍在推進,“芯片四方聯盟”還在持續拉緊,七國集團廣島峰會上所謂“半導體供應鏈彈性”議題針對的還是中國。這些行徑背后的核心意圖,是拉攏盟友維系自身高端產業優勢地位,規鎖所謂戰略競爭對手的科技進步,從而使美國及其盟友永遠處于國際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
曾幾何時,美國通過掌控頭部產業獲得了高技術產品定價權,在國際貿易中形成科技剪刀差,與其他國家進行不等價交換,享受著科技霸權的紅利。
然而,當他國科技日益發展進步時,美國不惜大搞封鎖孤立,以政治黑手干預公平競爭。甚至在收割發展中國家血汗的同時,美國也從不忌諱對自己的盟友伙伴開刀——強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肢解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對歐洲多國揮舞關稅大棒……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美國又出臺了《通脹削減法案》《芯片與科學法案》,美聯儲大舉加息,讓被頂到對抗前線的歐洲國家苦不堪言。
不難看出,美國這種醉心于搭建“小院高墻”、癡迷于壟斷高端產業、沉溺于打壓他國發展進步的行徑,反映的是攫取財富的貪婪、妄想躺贏的懶惰、畏懼競爭的膽怯、維護霸權的自私。一日戰勝不了這種心魔,美國就一日不會停止鼓噪所謂的“去風險”。而其真正想要去除的,無非是動搖它既得利益根基的所謂“風險”,也是妨礙它肆意動用科技剪刀差的所謂“風險”,更是能讓世界擺脫它霸權霸道霸凌行徑的所謂“風險”。
美國以“去風險”之名的種種倒行逆施,嚴重沖擊世界經貿秩序,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最終必然反噬自身。在對華“脫鉤”政策遭到盟友反對時,美國改變話術大談“去風險”,實質上仍是企圖將相關國家拉進“小院高墻”,既限制中國的發展,又阻礙這些國家與中國的合作。這種情況下,美國損人利己之心早已昭然若揭,“去風險”這張畫皮究竟是否值得跟隨,世人心中自有公論。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多國政要明確表示反對對華“脫鉤斷鏈”,美歐企業家相繼訪華拓展業務,表示愿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全球化發展到今天,“零和思維”早已落后于時代,“脫鉤斷鏈”注定走入死胡同。堅持拆墻而不筑墻、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方為人間正道。逆潮流而動的“去風險”,終將被歷史拋棄。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錢宇明)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網絡快報排行榜
-
2023-07-28 10:23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網絡快報熱門推薦
-
2023-07-28 10:23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