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車司機老趙有了“文化”以后
記得當年在一次物流論壇上,北京交通大學的一位教授說到物流行業的文化建設時,語重心長地說:“同志們啊,你們知道解放前都是什么人干物流啊,都是些牛鬼蛇神啊。”在場的人其實心里都明白,他指的是解放前跑碼頭開貨棧帶有黑社會背景的老板,如天津當年的六號門那些地方的小土豪,并非映射如今的物流企業;雖然這是一句本應引起笑場的話,但全場卻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因為場下坐著的的都是物流企業的老總們。所以,作為參會的物流行業協會的領導之一的我,當時也只能忍俊不禁,捂著嘴偷偷笑了一下。
書歸正傳,還是讓我們回過頭來談物流人的文化吧。
(資料圖片)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晚上10:30,趙子良正駕駛著他的17.5米大板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剛卸完一車旋挖機,趙子良心情很不錯,路上不由得哼出了他最喜歡的歌。
山西朔州的貨車司機趙子良,在運輸行業從業已近30年。從貨車司機入行,在運輸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到現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車隊和運輸公司。那么,他這幾十年都是怎么過來的呢?用當地人的話說,他賺到“養車”的錢了嗎?一路上,老趙就此對同行體驗貨車司機出行的我打開了話匣子。
光靠人脈只能當個小土豪
“我從剛入行就知道人脈的重要性,這可能也是我比別的車主開悟較早的一點”。趙子良回顧自己的養車生涯說:“我2003年入手了自己的第一臺車,那一年花了10萬多招待費用在維護人際關系上,一回生,二回熟,伸手不打笑臉人,中國人就習慣在飯桌上談生意,慢慢地積累得多了,貨源自然也就多了。我不覺得應酬對我來講是負擔,相反,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這個人對人比較熱情,也喜歡交朋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趙子良的真誠,最終幫了他一個大忙。2010年左右,因為車隊經營不善,他負債200多萬,而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他就還清了100萬。“多虧了我內蒙認識的那個老板,前些年他公司剛起步的時候我就給他家拉貨,我們十幾臺車一起拉,那時候他一連好幾個月沒給我們結運費。跟我一起拉貨的其他人都不愿意再給他拉了,只有我相信他,又給他拉了好幾個月,最終運費都給我結了。后來我欠債,他一聽說這件事,把他公司的所有貨都承包給我,我自己車隊的車不夠,我就臨調,就這樣沒日沒夜地干了一年半,100萬,我掙回來了!”
老趙發了點兒小財,但在業內同行眼里,他其實只算個小土豪。為什么呢?因為他沒文化。請注意,這里所說的沒文化,并不是真的沒文化,老趙畢竟還是個高中畢業生;而是指的另一種文化。
有文化才能輕松掙大錢
“你也知道,十幾年前養車的確實掙錢,我是從養第一臺車掙到錢之后,就上癮了,老想著再多掙點,于是我在03年之后那的幾年,陸陸續續買了8臺車,沒想到啊,賠了,賠大了!”趙子良說到過去創業失敗的經歷,不免有些苦澀?!澳菚r候車少,運費也高,我就想著多一臺車就多掙一臺車的錢,到2010年前后,我買了8臺車,雇了16個司機,那個時候在我們這個小縣城,算是很大一筆投資了。但我確實是經驗不足,年輕氣盛,管理能力也欠缺,前前后后賠了200多萬?!闭f到這里,他嘆了口氣,“你可能體會不出那種壓力,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頭發大把大把的掉,其實我以前頭發挺多的,現在你看,掉了不少?!壁w子良笑著說,在入不敷出的時候,他賣掉了6臺車,雇一個司機,接著干。“后來我心態慢慢好了,雖然失敗了,但經驗和能力是自己的,只要堅持下去,還完債,我遲早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你看,近幾年拉大件,我車隊又慢慢組建起來了,前兩年又提了2臺車,專門拉大件,現在我的車隊收入也比較可觀?!壁w子良說著,臉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老趙倒還真不是吹牛皮。他現在在山西朔州專門從事大件運輸,還創辦了自己的運輸公司,在當地小有聲譽。雖然當了老板,但趙子良還是初心不變,一有時間就跟車,忙的時候還得自己上。“現在早上五六點鐘就得起床,要安排好當天的貨,這一天才能過得踏實。每天要接打上百個電話,比我自己開車還累?!壁w子良說。
同樣是開車,趙子良由賠到賺,有秘密武器嗎?回答是當然有,這個秘密武器就是車聯網平臺,以科技賦能物流生態,打造行業數字化、智慧化解決方案,讓物流運輸更簡單。這就是貨車運輸應當具有而很多運輸公司至今還不曾具有的“特殊文化”——數智化軟件。那么,這個數智化軟件特殊在哪里呢?讓我們聽聽受益者老趙怎么說的。
“特殊文化”特在哪里
“自打我下載了數智化軟件,綁定自己的車可以隨時查看定位,這樣的話我就能隨時掌握我車輛的動態,到哪里了,停車多久,一眼就能看到。我雖然學歷不高,但我特別喜歡鉆研,平臺的興起,為運輸行業提供了便利,無形之間節約了不少成本。我小學畢業,但對新興事物,總能開放接納。你不接納不行啊。以前我就用免費版查定位,現在還有一個付費版的智運管車,除了看定位,還能接收到車輛的疲勞超速提醒,這對車隊來講,非常重要?!壁w子良邊說邊展示著智運管車大屏。為了更好地推動數智化轉型,近幾年,他的車隊和公司聘用了一名軟件技術人員,專門研究數智化軟件使用功能,取得了明顯效果。如車隊現在大件運輸之一的拉風機業務,都在山上,好多路都是為了拉風機新建的,導航根本搜不到。于是,他們現在就用數智化軟件“跟著走”這個功能,讓走過的司機把路線一一分享,再拉第二趟的司機跟著路線走就行了。老趙接著說:“我現在還在教我們司機用軟件上的水印相機,這個功能特別好,車牌號,地點,時間不能作假,這樣司機在哪加油,在哪修車,用水印相機一拍,我就知道是不是去的指定地點”。
最后,和老趙聊起了最近熱搜的一篇網文。這篇文章的標題是“為什么年輕人都不愿當貨車司機了”。對這篇文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趙自然也會借機顯擺顯擺他的“特殊文化”。在他看來,文中所說的年輕人普遍不愛當大貨車司機的原因,什么體制內體制外、辛苦、危險、社會地位低等問題,都沒說到根上,失于膚淺。按他的理解,往大里說,貨車運輸數字化轉型正成為物流企業在發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過程,通過數字化轉型,物流企業可以對運輸中各個環節進行優化升級,實現透明化、智能化、規范化管理,最終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往小里說,之所以現在存在年輕人不愿當貨車司機的怪現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職業技術含量確實較低,很多年輕人覺得貨車司機這個職業的職業生涯性價比不高,沒什么成就感,掙的錢即使太低,但付出的辛苦與之不成比例;而這還只是一方面,在如今這個人人創新大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光是會開車,哪怕開得再好,也像老趙前輩一樣,充其量只能當一個小土豪。試想,既然連老趙這樣開了幾十年貨車的老司機都為此而自慚形穢,更何況是年輕人了。據統計,中國有1,500多萬臺貨車,3,000多萬貨車司機,是物流運作層面占比最大的部分;如果數智化逐漸成為貨車運輸的“標配”,聽了老趙一席話,筆者相信,今后,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小趙”們愿意加入到這個行業大軍中一展身手,如若不信,就請拭目以待。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副會長 張簽名)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資訊排行榜
-
2023-09-01 10: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9-01 10: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