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海陸一體化生產運營的智能“海上油氣加工廠”交付
(相關資料圖)
今天(6月16日),我國首艘海陸一體化生產運營的智能“海上油氣加工廠”——“海洋石油123”將在江蘇南通交付,對于實現我國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我國能源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海洋石油123”是一艘10萬載重噸級船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交付后將通過一艘主拖輪拖帶和一艘輔助拖輪護航,拖航至珠江口盆地海域的陸豐12-3油田作業,預計年產量可達150萬噸。
據了解,“海洋石油123”通過“海精靈”邊緣數據中心實現海上油氣生產24小時監測預警輔助決策和優化控制,而在陸地上,國內首個“海上油氣加工廠”陸地智控中心,則全方位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了設備設施遠程映射與海陸協同管理,為海陸一體化智能生產運營搭建了數據共享的橋梁。
在位于深圳的“海上油氣加工廠”智控中心,工程師王棟組織模擬運行,遠程診斷1000公里之外的“海洋石油123”發電主機故障。主機出現非常規狀態時,智控中心電氣專家不到1小時就拿出了集體建議。
“海洋石油123”FPSO建設項目組副總工程師 張寶雷:研發團隊將數字孿生技術首次應用在“海洋石油123”的生產工藝流程優化、船體及單點系統健康管理,相當于給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創造了一個數字版的“克隆體”,技術人員在FPSO陸地智控中心便可以通過“克隆體”全面監測海上生產動態,大幅提升油氣生產應急處置能力和決策效率。
在數字孿生系統誕生之前,海上操作人員需要時刻關注外部條件變化,并根據生產規程和工作經驗進行工藝系統的調節,來保證生產的穩定性。在部署生產工藝數字孿生系統后,不僅可以真實還原工藝流程,還可以根據生產的實時狀態和變化情況進行控制參數調優和趨勢預警,解決了裝置運行過程中因依賴操作經驗導致的系統異常、預警信息不足等問題,在安全高效運行的前提下,確保“海上油氣加工廠”生產時率最大化。(張偉 張叢婧 海門臺)
責任編輯:高慧君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6-16 11:4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6-16 11:4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