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稠油生產“熱+”換“碳減”
【資料圖】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 羅前彬)6月2日,遼河油田在杜84-興H106井開展的400千瓦井下大功率電加熱干度提升試驗取得成功。這是國內石油行業首次開展井下大功率電加熱提升蒸汽干度試驗,為推進稠油熱采電動化、清潔化探索出新路徑。
在全國最大稠油生產基地遼河油田,通過燒鍋爐往油藏注入蒸汽開采稠油已有40年歷史。進入新時代,傳統的熱采方式已成為高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為了減排降碳,遼河油田開拓新思路、攻關新技術,打造多條“熱+”技術路線,推動稠油熱采方式轉變。
“熱+新能源”,以電代氣實現減碳。遼河油田注汽鍋爐目前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氣。這個公司從2022年開始試驗攻關電儲能鍋爐、電蓄熱鍋爐、井下大功率蒸汽發生裝置,實現注汽用能逐步從天然氣過渡到“綠電”。截至目前,遼河油田30千瓦電熱熔鹽鍋爐、400千瓦井下蒸汽加熱裝置現場試驗已經成功,正在研制更大功率的電加熱裝置。各稠油生產單位大力推進自用光伏、風電項目建設,實現稠油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減碳。
“熱+CCUS”,以氣換汽降碳。將稠油熱采過程中伴生的二氧化碳回收處理后,與蒸汽一起注入地下,不僅可以減少蒸汽注入量,而且可以降低稠油表面張力、提高單井產量。遼河油田在二氧化碳輔助稠油熱采方面有10年經驗,2022年實施輔助吞吐試驗292井次,節約蒸汽注入量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萬多噸。今年,油田又新建成投產兩座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為二氧化碳輔助稠油熱采提供了更充足的碳源。
“熱+化學劑”,以劑換汽脫碳。“傳統稠油熱采方式碳排放高的根本原因,是需要使用其他能源生產蒸汽為稠油降黏伴熱。如果能夠采用不注汽的方式生產稠油,無疑是一場稠油開采的技術革命。”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王國棟說。近年來,遼河油田圍繞稠油“熱采”變“冷采”,相繼開展了普通稠油化學驅、超稠油吞吐后期轉微生物冷采、稠油微乳液化學降黏“冷采”等技術探索,為規模“冷采”積累了經驗。在冷家油田17口高吞吐輪次熱采井中,技術人員注入一種特制的生物降黏劑,不再注入蒸汽,階段增油近5000噸,減排二氧化碳5000噸。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6-09 07:5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6-09 07:5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