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中醫藥總診療人次達12億人次
記者近日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近年來,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多舉措支持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有效方藥篩選、臨床療效評價等領域的科研攻關,為中醫藥的臨床發揮提供了科技支撐。
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目前,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信息系統平臺已匯集全國68家醫院以及20個科研院校單位的中醫藥臨床數據。通過這些臨床數據的采集、分析和研究,科研人員可以進一步掌握每一位患者用藥后的臨床變化,提升用藥療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了加強中醫藥領域的科研攻關。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委,建設了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中醫類國家醫學臨床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6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019年以來,共批準中藥新藥品種23個,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楊洪軍:隨著國家對中醫藥投入的加強,中醫藥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顯著進步,在中醫藥應對疫情中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中醫藥科技創新有效推動形成了中醫藥救治的中國方案。
我國已建成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啟動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成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進一步織牢織密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
三年來,四川省中醫醫院作為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共外派28批次,總計283名醫務人員支援全國各地。對全省217個縣中醫醫院、1萬余人次開展了新冠患者的診療培訓,梯次配備各級中醫應急醫療預備隊。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道丕:在全省8個市(州)布局8個區域中醫疫病防治和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將中醫藥應急隊伍納入全省衛生應急隊伍建設統籌規劃。
目前,我國已建成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成立了35支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和33支國家中醫緊急醫學救援隊伍。
我國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近年來,我國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已推廣應用到全國一萬多家中醫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來,各地在農村地區推廣中藥湯劑,減輕了醫療機構的就診壓力。
今年年初,在全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貴州省出臺了相關診療指引和方案,實施中醫藥介入救治新冠感染患者全覆蓋。四川省市級中醫醫院與轄區內的鄉村結對幫扶,定期安排中醫師開展送醫送藥、巡診治療,有效減輕了醫療機構的就診壓力。
十年來,我國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目前,我國已建成3.6萬余個基層中醫館,99%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已推廣應用到全國一萬六千余家中醫館,有效提升了基層診療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截至2021年末,中醫藥總診療人次達12億人次。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嚴華國:通過多種舉措確保基層群眾有中醫看、有中藥吃,我們要求地市級中醫院水平比較高的縣級中醫院組建巡回的中醫專家組,對鄉鎮衛生院開展巡回指導,第二個是讓基層老百姓吃得上中藥,我們以國 務 院聯防聯控機制的名義,在基層推廣中藥的協定方,在城鄉基層推廣中藥的湯劑,多種渠道、多種途徑擴大中藥供給。
關鍵詞: 診療人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工業資訊排行榜
-
2023-02-16 17:55
-
2018-09-27 19:41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工業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2-16 17:55
-
2018-09-27 19:41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