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訊!未雨綢繆積極應對能源市場新變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已深度融入全球天然氣市場,在歐洲嚴重危機面前無法做到獨善其身,未來也有可能面臨類似歐洲的供應短缺問題,必須未雨綢繆提前應對。
一是增強天然氣儲備,提升應對戰爭、沖突等長時間減停供應風險的能力。大力實施天然氣儲備工程,齊頭并進加速推進地下儲氣庫及沿海LNG儲備基地建設,持續改善天然氣供應的韌性和彈性,力爭到2030年全國總儲氣能力接近1000億立方米,在滿足調峰應急需求基礎上,還可滿足進口氣較長時間中斷供應需求。
二是加快LNG接收站、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海陸互濟、適度寬裕的戰略通道。進一步完善通道布局,提升資源引進的彈性和靈活性。按照“相對集約、規模發展”原則,穩步推進沿海LNG接收站建設,構建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三大LNG接收站群,遠期接收能力爭取達到3億噸左右。把握當前有利窗口期,加快推動俄遠東管道建設,擴大已建中俄東線輸氣能力,布局新通道,滿足市場新增需求并作為2035年后中亞、中緬管道長協到期后的接續資源。
三是多能互補保障能源安全,協同推動“雙碳”目標實現。天然氣方面,首先要持續推動天然氣增儲上產,加快發展生物質制氣、垃圾廢棄物制氣,多渠道多方式擴大國內資源供給,穩固天然氣安全供應“壓艙石”。其次,以推進“沙戈荒”及海上風光資源開發、打造國家清潔能源新高地為抓手,堅持油氣與新能源并舉,跨領域跨行業開放合作,促進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最后,推動建立天然氣與電力聯合保供機制,加強不同能源管理部門之間、不同領域能源企業之間溝通互動和數據共享。
四是統籌資源與市場,建立國際資源采購和國內銷售長期合同機制。一方面,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在宏觀層面統籌資源和市場,指導資源采購、優化資源來源,引導和推進主要資源進口企業簽訂中長期采購合同,穩定資源供給和價格預期。另一方面,借鑒煤炭行業保供經驗,引導國內上游生產和供應企業與下游大用戶簽訂中長期供銷合同,爭取民生和重點企業基本需求通過中長期合同覆蓋,建立起產業鏈基于合同的聯動保供機制。特別是燃氣發電企業,通過簽訂一定量照付不議條款、價格動態調整的中長期供用氣合同,既可避免短供、斷供,穩定價格預期,也有利于統籌謀劃氣電與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五是健全法律法規,提升天然氣安全治理能力。我國圍繞天然氣產業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但多為部門性規章,缺乏基礎性法律(如能源法、天然氣法),法律層級不高,天然氣保供以行政性手段為主。亟待完善法律法規以明確保供責任,促進國內增儲上產、儲存設施建設,資源引進和天然氣高質量發展。因此,需要加快天然氣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將安全運行和保供穩價納入法制化軌道,明確相關各方在天然氣安全供應、應急管理中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加強履約監管。
關鍵詞: 未雨綢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3-01-31 14:5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3-01-31 14:58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