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萊蕪供電:高點起步謀全局 創新突破繪藍圖 天天即時看
(資料圖片)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憲才 報道 冬日的原野一片蕭條,但在110千伏勝利變電站的建設工地上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工人們為了趕在元旦之前送電正在緊鑼密鼓地緊張施工。 110千伏勝利變電站位于萊蕪區北鄰,占地面積為6.47畝,新建50兆伏安主變壓器2臺,110千伏出線2回,10千伏出線24回,是萊蕪城區近13年以來首個新建變電站,項目投產后將解決萊蕪城區城北站、萊蕪站、市中站、大橋站負荷較重的問題,進一步提升萊蕪城區電網供電能力、增強供電可靠性,為城區經濟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以頂層設計統領全局 110千伏勝利變電站是萊蕪區首次采用110-A2-4通用設計方案進行綠色示范、和諧共融的城市變電站設計,為萊蕪、鋼城兩區第一個全戶內鋼結構變電站工程,也是萊蕪首個采用分體式變壓器的變電站。 目前,隨著泰鋼產業發展、西關社區改造項目、嬴興華庭、富康園等眾多住宅小區和嬴昊等商貿企業的建設,用電負荷迅速增長,區域內缺少一個電源點進行支撐。而且,距離最近的市中、萊蕪、城北110千伏變電站已均無備用間隔,無法轉接新增負荷。
基于萊蕪城區電網的現狀,兼顧網架布局和負荷需求情況,國網山東萊蕪供電公司黨委以頂層設計統領全局,公司主要領導同志親自到政府主管部門溝通對接,多次帶領規劃設計部門工作人員到現場勘察,規劃站址和路徑,提出了近期方案與兩個遠期方案,推動110千伏勝利站輸變電工程獲得立項和選址落地。 除了在規劃上體現出頂層設計,該站還在環境影響、節約用地等方面也成效顯著。在外觀方面,采用融合型變電站,選用的透視圍墻、纖維水泥復合板外墻等材質既環保又美觀,使得變電站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同時優化站內建(構)筑物、設備布置,最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面積,節約用地約132平方米。這些指標的優化與數據的刷新,凸顯了頂層設計對后期示范工程建設提供的有力支撐。 “頂層設計是對原有設計理念、設計方法的重大突破與變革,它不僅是技術方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與管理模式的創新。”正是前期工作扎實充分和頂層設計的戰略統領,結束了萊蕪城區13年來未建新變電站的歷史。 “破”與“立”中尋求創新 勝利110千伏變電站作為萊蕪城區首個全戶內鋼結構變電站和首個采用分體式變壓器的變電站,兩個“首個”在設計上無疑是一次自我挑戰。 探索未來的新標準、新思路,必須打破現有的設計方法,打破現有的運行維護習慣,對設計人來說,必須下定決心在“破”與“立”的對弈中尋找創新。據介紹,與傳統的一體式變壓器相比,分體式變壓器將本體放置于采用吸音墻體的隔音房內,將散熱器放于便于散熱的地方,兩者之間利用油管相連,采取這種方案能有效降低城市內變電站的噪聲,并兼顧變壓器散熱與降噪的問題。建筑物主體結構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物,外墻采用的纖維水泥板外墻,是一種具有輕質高強、防火、防水等優良性能的新型環保建筑板材,減少混凝土的使用,不僅縮短了施工工期,而且更加綠色、環保。 創新意味著勇于打破現狀、挑戰自我。為了建立新的設計標準,經研所按照統一組織、統一管理和統一協調模式,自施工階段開始先后召開了19次設計對接會、交底會,并加強與設備廠商的溝通,多次考察走訪相關的設備廠家,詳細梳理現階段關鍵技術研究與設備研制成果,全程參與技術研制與設備生產計劃制定,統籌優化設計和科研之間、設計和設備之間的接口,保證設計方案正確與完整,有效壓縮建設工期,提高了建設效率。
據介紹,110千伏勝利變電站站內配電裝置室采用全鋼結構框架,外墻板采用水泥纖維復合板,屋面采用自承式鋼筋桁架底模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建設采用工廠化生產、模塊化施工,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建設周期,所用材料綠色環保低碳,有效減少了建筑垃圾和現場揚塵的產生。站內變壓器首次采用本體、散熱器分離式裝配工藝,既有效解決城區變電站噪音大的問題,又解決了全戶內式變壓器夏季高溫天氣散熱性差的問題,保障了變壓器良好的運行工況。 著眼當下,放眼未來 如果說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那么電網建設就是項目建設的命根子。在當今世界,電不僅是經濟發現的晴雨表,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但是,電網建設落地難卻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作為13年來首座落地中心城區的城市變電站,勝利變電站不僅凝聚著設計人員的智慧,更凝聚著公司上下的心血和汗水。以萊蕪城區為例,從2009年建成投運市中站后,萊蕪城區的電網網架結構仍然有待于進一步優化提升,但是由于變電站落地難,電網路徑選擇難,多項規劃無法落地實施,不僅影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也制約著區域經濟的發展。面對這一現狀,國網萊蕪供電公司黨委提出“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的目標,著眼當下,放眼未來,超前謀劃、攻堅克難,嘔心瀝血,全面推廣“用上電、用好電、不停電”服務體系,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求,結合萊蕪電網網架結構現狀,提出了近期方案與兩個遠期方案,110千伏勝利站建成后,城南站輸變電工作將納入公司決策層的議事日程,屆時萊蕪主城區電網將形成以110千伏萊蕪站、城北站、市中站、大橋站、勝利站和城南站為支撐,以“單環網”“三分段兩聯絡”網架結構為基礎的網格化供電模式,供電保障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 勝利110千伏站建成后將會加強萊蕪城區西北區域的網架結構,能接帶新增負荷以及轉帶萊蕪站、城北站等部分負荷,較大程度緩解萊蕪站、城北站等供電壓力,有效提升該區域的供電可靠性,為泰鋼和周邊居民提供可靠優質的電力保障。而隨著東北部220千伏孝義站投運,以及規劃中的東南部110千伏城南站和中部110千伏花園站建成,萊蕪區城區即將在未來五年內提供富裕的10千伏間隔資源,以及較強的轉供能力,形成規模適中,供電能力適宜的堅強網架結構,助力萊蕪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3-01-18 15:0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3-01-18 15:01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