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聚看點】航空工業西飛民機:以實力擁抱未來
中國航空報訊:2021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名單,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工業設計中心赫然在列,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從事民用飛機工業設計的專業化設計中心之一。
入列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不僅是對西飛民機多年來在民用飛機專業領域進行深耕細作的認可,也是對西飛民機始終堅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以前瞻性目光不斷推進管理、科技等各領域創新,打造、整合、提升企業實力成效的肯定;是西飛民機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對“提高國有企業活力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目標要求的貫徹與落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握指成拳、集腋成裘。成立五年來,西飛民機以“新舟”系列飛機研制為平臺,通過創新性整合提升專業技術能力。工業設計中心從數百家企業中突圍勝出,是對西飛民機在該領域專業地位和領先地位的一次完美檢閱。
厚積薄發,提速入列“國家級”
“工業設計”不是新概念,早在上世紀初就已誕生。但經過不斷豐富與更新,現如今的“工業設計”早已不是產生之初的“形式隨機能”的原始狀態。隨著以機械化為特征的工業社會向以信息化為特色知識型社會邁進,工業設計發展成為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的符合各方面需要的、兼具特色的設計。這就要求設計者不僅要進行產品設計,同時還要把環境藝術、視覺傳達等都融入到設計之中。
按照西飛民機成立伊始就制訂的“持續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引領公司向民機高端制造方向挺進,帶動公司成為區域民機高端制造業標桿企業”的發展目標,西飛民機始終將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讓科技創新力在產品轉型升級的同時,不斷挖掘和鍛造自身在產業鏈條各環節中的“造血”與“輸血”功能,為持續健康發展做好儲備。成立工業設計中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飛機設計專業出身、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西飛民機總經理王程寬深知,人性化的工業設計賦予產品的競爭力是難以估算的。西飛民機雖然擁有較為完善的飛機設計體系,但對標一流企業,要想成為行業和區域的領跑者,必須通過管理思路創新,打破多年形成的部門和專業之間的壁壘,進行再整合、再提升。
2018年7月,以西飛民機工程技術中心、客戶服務中心、集成交付中心相關業務一級專家、總師為骨干成員的“西飛民機工業設計中心”正式成立。公司副總經理、總設計師董建鴻親自擔綱工業設計中心主任。中心下設內飾和生活設施、航電電氣、結構強度、總體氣動四個專業工作室。工作室人員均身兼兩崗,即是飛機產品工程技術的引領者、又是飛機產品工業設計的開拓者。通過幾年的實踐證明,這種運營模式對于西飛民機這樣一個以生產經營為主,技術研究為輔的企業行之有效。
為了適應西飛民機管理體系,工業設計中心實行核心成員固定、專業聯合、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配合總設計師系統,以型號為牽引,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型號的差異化研制要求,從工業設計角度參與并指導具體的產品設計。
雙重崗位就意味著擔負雙重責任。對此,工程技術中心動力環控所所長、兼任工業設計中心副主任的宋濤,通過自身的實踐,對工業設計理念融入“新舟”產品設計中有了越來越深的領悟與感受。“原來的產品設計,更偏重于工程設計與實現產品的功能。融入工業設計理念后,在產品設計時會在實現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更注重人與產品的關系,更多地站在使用者角度考慮。在這個過程中,‘以客戶為中心’成為設計的關鍵詞。團隊成員對民機理念也完成了質的跨越”。
自工業設計中心成立運行以來,無論是對現有產品進行設計改進提升、還是對新產品的全新研制都取得了預期效果。還是原有的人員、還是原有的專業,但創新性的管理卻創造了新的動能。
2020年,僅僅掛牌一年有余,西飛民機工業設計中心先后參與“新舟”系列飛機駕駛艙、航電任務系統、飛行操控系統的研制工作,獲得不俗的成績,并以這張成績單毫無懸念地獲批成為陜西省級首批工業設計中心,并獲推薦參加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申報。
躋身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是西飛民機“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工作之一。2021年的申報時間,要早于原計劃很多。敢不敢提前?能不能成功?經過全面自我檢視,西飛民機有了把握。
信心是動力,但也必須全力以赴
西飛民機迅速成立了由工程技術中心牽頭,客戶服務中心、集成交付中心、市場銷售中心與財務管理部等各部門近20人組成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申報團隊”,全面梳理認定要求,從需求分析、研發設計、集成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務等民用飛機全產業鏈上明確認定要素,并從將工業設計理念融入飛機研制、生產與運營業務全流程,為用戶提供體驗最佳一體化產品解決方案的多個層面精心準備,僅用半個月時間就提交了民機特色突出、工業設計特點鮮明的申報材料,并以陜西省6家擬申報企業排名首位的身份上報國家。
2021年11月23日,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一評審,西飛民機工業設計中心從數百家參選單位中勝出,獲批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第五批),成為得到國家認證的、擁有民用飛機工業設計專業能力的企業工業設計中心。
入列“國家級”進度的提速肯定了西飛民機改革的思路,也將未來要走的路走得更加穩健:持續打造企業科研創新平臺,為長期健康發展賦能。
擘畫藍圖,改革蓄勢發展恒久遠
對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標要求,西飛民機堅持在產品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不斷發力,將目光投向成為“民機高端制造企業”的目標上。工業設計中心一步步取得的成績,成為西飛民機內部改革試點的標桿工程。
工業設計中心運行以來,逐步承擔了與飛機產品相關的工業設計、科技創新、技術研究等系統性工作,逐步建立了相關的技術規范、技術方法,協助解決了現有產品與工業設計融合的一系列難題。在這一過程中,工業設計中心提出和發布了研究項目,與外部同專業單位互動參與工業設計活動,一系列舉動提升了西飛民機在工業設計領域的知名度。
依托“新舟”系列飛機研制,西飛民機工業設計中心在基礎能力、組織體系建設、運營模式、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
在基礎能力建設上,形成了布局合理、專業齊全、重點/優勢專業突出的設計專業體系;形成了具有西飛民機特色的“飛機設計手冊”,積累了大量經驗、成果和技術資料,工業設計能力大幅提升;
在組織體系建設上,進一步完善了專業體系結構和設計隊伍構成,通過跨系統、多目標決策,跨學科、多專業融合,形成一專多能工業設計工作室,為當下和未來的飛機產品賦予現代工業設計的靈魂;
在運營管理模式上,建立健全了中心管理制度,建立了以專業發展為目標的運營模式;“流程驅動業務”的模式在工業設計專業得到驗證;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制定和實施了面向未來的工業設計人才戰略,進一步優化了專業人才結構,建立起一支具備設計體現科技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傳統與現代相互統一的高質量人才隊伍;并計劃與西北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近年來,工業設計中心創新產生的動能在西飛民機的產品中不斷顯效。
在設計中引入的新理念,使產品在設計階段就綜合性開展經濟性、人機工效、技術水平乃至市場銷售競爭力因素分析。目前,工業設計團隊不斷深度挖掘“新舟”系列飛機、特種飛機和無人機等不同型號飛機的批產或研制過程中誕生的新思路、新設計、新想法,穩步形成具有西飛民機知識產權的專利和設計成果,并促進技術成果轉化。
當前,民機產業處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關鍵期。對于西飛民機而言,肩負中國民機發展、轉型重任,是使命更是職責。工業設計中心的成功實踐,驗證了西飛民機改革發展的思路、檢驗了現有的科研技術能力,同時也集聚了力量、提升了信心。未來,西飛民機將一如既往對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目標要求,堅持與深化改革,從改革中探新路、開新局,用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激發內外部活力,以實力擁抱民機發展的新未來。
關鍵詞: 航空工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2-11-18 15:4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2-11-18 15:48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