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報道:我國規模最大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投產
【資料圖】
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9月26日,經過16天、6000海里的航行,來自卡塔爾的“阿爾卡莎米亞”號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抵達江蘇鹽城。我國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開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氣,標志著該項目實現投產。
據介紹,位于鹽城市濱海港工業園區的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互聯互通重點規劃項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液化天然氣儲罐,包括4座22萬立方米儲罐和6座27萬立方米儲罐,總罐容達250萬立方米,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按照年處理能力600萬噸計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764萬噸,減排氮氧化物66.8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8000萬棵。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該項目的投產對華東地區天然氣供應渠道的多元化以及天然氣儲備調峰保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將極大提升華東地區清潔能源的供應保障能力,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據悉,隨著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的快速增長,液化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2006年,中國海油廣東大鵬接收站投產,我國液化天然氣產業實現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沿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22座,總接收能力9227萬噸/年。近10年新建接收站達16座,新增接收能力5917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10.8%,建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大規模快速建設,得益于設計建造技術的自主掌握和我國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董事長石成剛表示,中國海油在國內率先進入液化天然氣領域,自主研發建立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智能化新型化、新型低溫存儲等13大技術體系,掌握了全球最大27萬立方米儲罐的設計建造能力,為我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2-09-28 16: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2-09-28 16:07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