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井場“舉重運動員”
(資料圖)
7月11日,炙熱的陽光烤著玉門油田青西區塊的井場,吊車發動機的轟鳴聲依然響徹天空。李景亮身著紅色工裝、頭戴紅色安全帽,在吊車的駕駛室里手腳協同,精細配合,靈活地操作起重機吊臂,25噸吊車的兩個吊鉤勻速、平穩、精準反復起落移動。這樣的高強度、高精度配合已經長達4個多小時,并仍在持續。
李景亮是玉門油田運輸隊最年輕的吊車駕駛員,在吊車駕駛員崗位干了9年,累計安全運行20多萬公里,安全吊裝3萬多小時。同事們都說他工作時猶如“井場的舉重運動員”,自如地操作著吊鉤,將材料、設備、零件精準調運到指定位置。
2017年7月,鴨兒峽作業區實施千方沙萬方液大型壓裂作業。為了保證作業的連續性,李景亮吃住在井場,雖然工作強度大,時間長,但并沒有降低工作標準。他依然一絲不茍地平穩勻速升降每一次吊鉤,耐心聽從井場工作人員的各種訴求,安全優質地完成了這次配壓裂沙作業。
李景亮說:“當時腦袋里只有吊鉤和目的地。只要按照流程操作,就不會有問題。”隨著持續的安全教育和不斷累積工作經驗,李景亮自覺杜絕工作中的“低老壞”,對每一步操作都嚴格要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2018年7月,李景亮前往老君廟作業區某隊送鉆具,在卸車時由于鉆具超重、超長,卸車地點過于狹窄,沒有挪車支撐千斤的條件,如果遠距離作業,車輛有傾翻的可能。李景亮說明原因后,拒絕危險作業,但服務單位的同志不理解,投訴了他們。第二天安全監督在實地勘察后,對李景亮拒絕違章操作的行為表示了肯定,并耐心向配合單位解釋。談起這件事,李景亮坦言:“當時也怕投訴,但確實有風險隱患存在,我不能開這個先例。我相信,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工作是沒有問題的。”
李景亮還潛心學習維護保養技術。在修理車輛時他了解車輛零件損壞的原因,并且想辦法杜絕問題的再次發生。針對他所駕駛的吊車支腿跟蹤液壓管抖動劇烈,致使吊車支腿液壓管破裂的問題,在機修廠維修期間,李景亮強烈建議:跟蹤液壓管上焊接多個固定點,增加膠皮和跟蹤管的接觸面。他的建議被采納,維修后減少其抖動,解決了問題。吊車在行駛途中,尤其是在爬大坡時,因車輛自重太重,發動機負荷太大導致發動機抖動劇烈,經常撕裂引擎腳墊,致使發動機固定不住引起其他一系列發動機故障。對此,他反復琢磨、思考、研究,大量查閱相關資料后,提出擴大引擎接觸面積和增加引擎固定接觸點,并且替換相關接觸材料。這一金點子經采納后,解決了長時間困擾隊內山地行車發動機顛簸嚴重導致故障頻發的問題,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大大節約了修車的時間和成本。他撰寫的《吊車的維護保養與修理》在2021年《科學與生活》雜志上發表,為同事們起到了示范作用。(記者周蕊)
關鍵詞: 舉重運動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能源環保排行榜
-
2022-07-18 09: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環保熱門推薦
-
2022-07-18 09:56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