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要聞】“五示范兩行動”事關生物質能發展大局
“五示范兩行動”事關生物質能發展大局
——訪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兼生物質能分會秘書長張大勇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蘇偉
【資料圖】
日前,國家能源局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方面,《規劃》部署了5項示范工程、2個行動計劃。在加快農村能源轉型,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服務鄉村振興和“雙碳”目標實現方面,《規劃》起著怎樣的指導作用?近日,中能傳媒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了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兼生物質能分會秘書長張大勇。
中能傳媒:“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取得了什么成績?有哪些問題和不足?
張大勇:“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質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2020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2952萬千瓦,年發電量1326億千瓦時;生物質清潔供熱超3億吉焦,其中供暖面積超3億平方米;年產生物天然氣(含沼氣)3億立方米;年產生物液體燃料400萬噸。每年消納各類有機廢棄物4.6億噸,折合標煤約6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據統計,我國各類有機廢棄物能源化潛力超過5億噸標煤,其巨大潛力仍待發掘。
然而,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一是生物質能利用量在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中占比較低,遠遠不能滿足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綠色低碳能源的需求。二是生物質能產業發展不平衡,現有政策體系沒有充分體現其生態環境價值,市場競爭力弱,產業化程度低,仍需要補貼支撐發展。三是雖然“十三五”生物質發電目標超額完成,但生物質能的非電利用與“十三五”規劃差距較大。
中能傳媒: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多元迭代、系統觀念、市場主導、生態優先、協同融合基本原則指導下,“十四五”生物質能發展將呈現怎樣的風貌?
張大勇:預計“十四五”生物質能發展將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生物質能既可開發為固、液、氣態燃料,也可轉變為熱、電、冷等多種能源。“十四五”期間,國家將穩步發展生物質發電,積極發展生物質清潔供暖,加快發展生物天然氣,大力發展非糧生物質液體燃料。
二是生物質能非電利用潛力將得到充分挖掘。當前,我國生物質能發展仍然以發電為主,非電利用規模較小,但其潛力巨大,尤其是在清潔供熱、生物燃氣和液體燃料方面。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是生物質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四是走高附加值發展路線。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逐步降低及電能替代化石能源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未來生物能源利用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較高的生物合成燃料領域。
另外,“十四五”期間,國家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生物質能生態補償、無障礙消納和市場化發展機制,引導和鼓勵生物質能企業積極參與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碳市場和綠證市場交易。
中能傳媒: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中部署的示范工程和行動計劃有什么重要意義?還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支持?
張大勇:為加快農村能源轉型,服務鄉村振興和“雙碳”目標,《規劃》中部署了一系列示范工程和行動計劃,旨在以示范引領發展,以行動落實發展。其中,5項示范工程、2個行動計劃與生物質能產業發展高度相關。
為了將《規劃》落到實處,示范工程、行動計劃等重點任務應由國家層面統籌,省(市、區)負總責,地方抓落實,企業承擔市場主體責任。省級政府應將國家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示范工程、行動計劃等納入本地區能源發展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并且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制定對策。同時完善資源評估體系、加強財政政策支持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中能傳媒:縣域和廣大農村是生物質能利用的重要戰場,《規劃》的發布對鄉村振興有什么重大意義?
張大勇:《規劃》對鄉村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確定了總基調,要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鄉村清潔能源利用體系,提升鄉村用能清潔化水平,支撐建設美麗鄉村,并提出要開展鄉村能源站等一系列行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農村能源領域,要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
鄉村清潔用能事關鄉村振興工作的成效,在廣大農村,分散在各地的農業、林業、畜禽糞污等生物質資源的能源化利用可發揮重要作用,其綠色、低碳、清潔等特點,分布廣、供應穩定、經濟性好的優勢可為鄉村振興提供全面支撐。
發展生物質能產業,為廣大鄉村提供清潔熱力、電力、燃氣,副產品可作為有機肥還田,助力綠色農業,變廢為能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大家眼中的生物質能“小產業”將是實現全面鄉村振興的必然途徑。
責任編輯:阮鈺
關鍵詞: 生物質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2-07-12 05:5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2-07-12 05:5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