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裁軍大使:在禁止生物武器方面美國理應作出表率
新華社日內瓦4月5日電 中國特命全權裁軍事務大使李松4日率團出席在日內瓦舉行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第九次審議大會第二次籌備會議。他指出,在切實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各項義務方面,美國理應作表率,不能成為例外。
李松說,《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是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基石。在公約開放簽署50周年之際,各國既要充分肯定公約在防范生物安全威脅、促進生物科技和平利用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也要直面威脅和挑戰,通過審議大會全面加強公約機制。為此,締約國應致力于盡快談判建立公約核查機制、加強建立信任措施機制、加強國際合作與援助、倡導負責任的生物科研、統籌加強生物安全機制,并考慮在審議大會上發表共同政治宣言,表明嚴格履行公約義務、全面加強公約機制和普遍性的政治承諾。
李松指出,近期俄羅斯公布了美國在烏克蘭開展生物軍事活動的相關文件,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凸顯締約國在公約框架內開展磋商與合作,澄清履約關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美國是全球生物軍事活動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反對建立公約核查機制的國家,國際社會有疑慮是完全合情合理的。這不是美方在烏克蘭一國的生物實驗室的問題,也不是因當前局勢而產生的新問題。
李松強調,中國在歷史上曾深受生物武器之害,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包括生物武器在內的一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擁有或使用生物武器。
他說,我們歡迎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聯合國等框架下,由國際社會對俄方披露的文件進行評估,同時也公平、公正地聽取美方的澄清。是不是虛假信息,通過澄清和評估,國際社會自有公論。與此同時,美方也有必要對其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生物軍事活動作出澄清,給國際社會一個明確的、令人信服的交代。
《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于1972年達成,1975年生效。《公約》既是第一個完整禁止一整類武器(即生物武器)的國際條約,同時也賦予締約國和平利用生物科技的權利。
關鍵詞: 生物武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資訊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資訊熱門推薦
-
2021-10-27 11:18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