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升級為國家戰略三年來,三省一市產業協同發展有何重點方向及機遇?
9日下午,在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主題分論壇“長三角制造一體化與智能化發展論壇”上,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理事長、院長劉志彪表示,未來長三角產業發展應該是在長三角內部形成世界型的產業集群,這種產業集群可以模糊長三角區域之間的行政邊界,實現廣泛的一體化效應。
長三角最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瞄準國際先進科創能力和產業體系,加快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和沿滬寧產業創新帶,提高長三角地區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和輻射帶動全國發展能力。
如何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在劉志彪看來,從項目落實推進一體化是最有的手段。
“政府合作是一個方面,只有企業行動長三角一體化才能真正實現。比如長三角的汽車產業能不能由長三角汽車產業來進行重組,組合完后把總部放在上海,生產基地放在江蘇、安徽、浙江。”他認為,要把企業作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長三角一體化要鼓勵企業跨地區資產重組。
另外在空間布局上,要建設以全球產業鏈集群作為一體化的載體。劉志彪說,未來長三角產業的發展,應該是在長三角內部形成世界型的產業集群,這種產業集群可以模糊長三角區域之間的行政邊界,實現廣泛的一體化效應,而且也符合未來以全球產業鏈集群和產業鏈集群競爭的方式。
劉志彪認為,因為疫情和貿易摩擦,全球產業鏈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即區域化鏈條縮短,變得綠色化、數字化,這些特征跟過去產品進行全球分工的方式有所不同。“全球產業鏈集群在中國最有條件建設的地方就是珠三角和長三角,現在看來長三角的條件更好一些。”
他還談到了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制造業的四個影響,第一,長三角一體化會產生巨大的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第二,一體化的市場建設會產生虹吸效應,對內產生集聚資源,對外可以產生虹吸效應,讓人力資本、技術資本、知識資本向長三角集聚。第三,是降低制造成本與交易成本,形成中心—外圍式產業布局的格式。第四,是長三角一體化形成科創全球化條件。
“長三角地區上海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地區,而江蘇、浙江是降低制造成本的地區。交易成本低加上制造成本低綜合成本低具有強大的世界競爭力。交易成本低的地方都是制造成本高的地方,而制造成本低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交易成本相對比較高的地方。上海的幾大中心都是在降低交易成本,而其他地方主要是降低制造成本,所以這種制造成本跟交易成本的協調產生一種布局效應,越是靠近上海的地方競爭力強。”
統計數據顯示,三省一市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由2018年的24.1%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4.5%。值得注意的是,長三角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明顯。例如,江蘇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7.3%,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前三季度,浙江投資同比增長29.2%;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1.7%。而全國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速為18.7%。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推薦排行榜
-
2021-12-09 15:4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推薦熱門推薦
-
2021-12-09 15:4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