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東西軸線大李溝段生態恢復:一條綠色毯子
昨悉,襄陽市東西軸線道路工程樊城段大李溝齊星名居至樊魏路段1公里的溝槽恢復工作已經完成,寬約9米的河道框格護坡像是披上了綠色的毯子。
據悉,此次恢復工程位于大李溝齊星名居至樊魏路共計1公里施工段,主要修復項目前期主線箱梁施工過程中臨時被占用的河堤、擋土墻、護坡等。恢復后的河岸由2.5米寬水泥混凝土人行道、9米寬內植花草砼框格護坡框架、4米寬臺階梯道、2.5米寬六棱塊鋪裝親水平臺4部分組成,均按原設計進行生態恢復。
恢復后的大李溝河道將極大增強防汛排澇能力,同時河道兩岸也是周圍居民散步、休閑、乘涼的好去處。
襄陽市東西軸線道路工程樊城段三跨大李溝,該段主線高架橋自中原路首次跨越大李溝,然后沿大李溝延伸,再分別于樊魏路、七里河路兩次跨越大李溝,轉至清河路。沿線橋梁工程樁位主要位于斜坡和堤內。
“大李溝是市內重要的排洪通道,護好一渠清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大李溝段工區經理謝劍說,從2018年進場至今已有3年時間,見證了兩岸設備轟鳴、橋梁拔地而起的全過程,今天走在恢復如初后的大李溝岸堤上,倍感驕傲。項目在起初措施方案討論時,就選擇了少支點施工工藝,既減少樁基、圍堰施工等工序對河道的損壞,又將施工過程中對河道的影響降至最低。
同時,項目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在施工的過程中,定期對河道的建筑垃圾、漂浮物、雜草等進行清理,把環境保護融入到施工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9-13 09:2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9-13 09:2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