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到底是兒童節,還是購物狂歡節?
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后,商家和家長都會忙得不亦樂乎,今年也是如此。據報道,商場超市紛紛打出“寶貝牌”,各類滿減疊加打折,考驗家長現場心算水平;一些酒店的家庭房、兒童房,以及房車露營、帳篷露營則紛紛漲價,打出兒童節親子住宿的賣點;保險產品營銷員也不忘帶上節日噱頭:“為之父母,計之深遠。兒童節,送孩子一件陪伴一生的禮物吧”……
商家促銷花樣增多,家長的花銷也越來越大。社交平臺自然有直觀的體現,以往“六一”未到,朋友圈里家長們就開始曬娃的整齊畫風;今年“六一”,家長們曬出的內容也多與禮物相關:有人為全家預訂了沉浸式互動秀或是親子舞臺劇,同時配上七八百元的套票截圖;高檔積木、大牌服飾、奢侈樂器等紛紛呈現。
商家抓住節日契機,發力“寶貝經濟”,屬于正常的市場行為,本來無可厚非;家長為孩子挑選各式禮品、安排過節項目,也是愛子之心的真情流露。但令人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再加上價格不菲的禮物圖片,讓人不禁想問,六一到底是兒童節,還是購物狂歡節?一味在節日中倡導和追求物質的給予,甚至在無形中刮起攀比之風,無疑背離了兒童節的初衷,還可能讓原本純真的孩童因此萌生“炫富”等不良意識。
孩子們還不具備成熟的消費觀,兒童節確實更像一道出給家長的考題。是比賽花錢給孩子買禮物然后發朋友圈,還是放下手機,真正傾聽孩子的所想所需?是直接把孩子拽到網紅地點拍照打卡,還是提前做些功課,邊玩邊講、寓教于樂,讓孩子在旅行中更好地認知世界、開闊眼界?無論用何種方式過節,兒童節不是家庭消費日,更不是朋友圈的實力秀,用心和陪伴才是最好的禮物。相信在任何一個孩子的心中,兒童節當天快樂與否與物質的多少無關,而是在于他們是否被耐心傾聽、親密陪伴,是否真正感受到了父母的關懷、親情的溫暖。(殷呈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市場消費排行榜
-
2021-05-21 16:5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場消費熱門推薦
-
2021-05-21 16:59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