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
14日,由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標志著中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3艘大馬力拖輪的共同牽引下從黃海海域一路南下,于2月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實施油氣生產設施的現場安裝,用于開發中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 王嬌妮 攝
“深海一號”能源站由上部組塊和船體兩部分組成,按照“30年不回塢檢修”的設計標準建造,設計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能源站還搭載近200套關鍵油氣處理設備,同時在全球首創半潛平臺立柱儲油,最大儲油量近2萬立方米,實現了凝析油生產、存儲和外輸一體化功能。
“‘深海一號’能源站尺寸巨大,總重量超過5萬噸,最大投影面積相當于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高度達120米,相當于40層樓高,最大排水量達11萬噸,相當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體工程焊縫總長度高達60萬米,可以環繞北京六環3圈;使用電纜長度超800公里,可以環繞海南島一周。”據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介紹,該項目在建造階段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10多項行業難題。
“深海一號”能源站將用于開發中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王嬌妮 攝
中國海油陵水17-2總包項目總工程師鐘文軍稱, “深海一號”能源站對涂裝質量和精度控制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組塊和船體連接點間距不得超過6毫米。通過成功實施合龍工程,中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快速搭載和精度控制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項深水施工技術突破1500米難關,全面掌握了中心管匯等10余種水下關鍵裝備的自主制造技術,超大型深水裝備工程總包能力顯著提升。
同時,該項目還引進了人員定位系統,無死角開展安全網格化管理,克服受限空間作業多、交叉作業多等難題,取得了1700萬工時無事故的成績。
“深海一號”能源站由上部組塊和船體兩部分組成,按照“30年不回塢檢修”的設計標準建造,設計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 王嬌妮 攝
據悉,“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陵水海域進行為期4個多月的油氣生產設施安裝和調試工作,預計今年6月具備投產條件。陵水17-2氣田投產后將依托海上天然氣管網大動脈每年為粵港瓊等地供應30億立方米深海天然氣,可滿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