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模式探索基層醫改難題 開啟未來數字醫療門窗
世界互聯網大會并沒有因為新冠疫情停下腳步,依然如約而至,并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將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借助數字力量得以延展實現。在這樣流光溢彩的數字舞臺,嘉興市第二醫院對外發布的“5G+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吸引了眾人目光。它秉承數字世界開放、創新、融合的精神內涵,用信息技術提高醫療效率,讓醫療資源在基層觸手可及,人人共享。嘉興模式,是中國基層破解醫改難題的一次探索,更是開啟未來數字醫療的一扇門窗……
聚焦醫改的痛點——
信息技術提振醫療效率
“醫改是世界難題,優質醫療資源總是稀缺的,而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越發迫切,這是一對長期共存的矛盾,基層醫改創新,也應該從這個矛盾中尋找突破口。”
記者眼前的浙江省嘉興市第二醫院黨委書記沈瑞林,雖然到任僅一年多時間,但他頭腦中,已經勾勒出一個基層診療能力快速提升的系統化方案。這種緊迫感,一方面來自于出成績的抱負,一方面也是殘酷的外部環境使然。
嘉興地區共有五縣兩區,東北接上海西南連杭州,車程一小時,迅速抵達,群眾就醫選擇多樣,跨市就醫輕松方便,如何在這樣的醫療格局中站穩腳跟,是嘉興二院管理層思考的課題。“是時代逼著我們去創新、去思考、去作為。只有更好地為基層患者服務,更加有效率地開展工作,患者才不會被分流到大城市大醫院,嘉興二院才有發展的空間。”
醫院的改革就此鋪陳開來。
嘉興二院領導層關注到,國家層面已經設定好大的框架和戰略思路,無論是分級診療、醫保政策、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還是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基層服務能力提升等等,都已有序開展。但是,群眾對基層醫院的信任非朝夕間就能改變,若想迅速提升基層服務質量,把普通病患留在基層,必須采用“網絡搭建、數字賦能”的思路,梳理好分配和整合之間的關系,形成上級醫生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良好的合作生態。
為了推進5G+緊密型城市醫聯體順利建設,嘉興市已籌謀多年。嘉興市副市長邢海華告訴記者,借用數字技術,拓展發展內涵,是時代賦予嘉興的使命和機遇。嘉興市積極將數字技術轉化為發展優勢,深入推進“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建設,將大數據、“互聯網+”“5G+”應用于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率先建設并投入運行全國地級市首個城市大數據中心和運營管理中心,形成了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警務、智慧交通等一批成果。
近些年,嘉興市在衛生健康領域深度“耕種”,所有健康數據均已實現互聯互通。嘉興市居民健康檔案、就診信息、檢驗檢查信息可實時調閱、互認共享、智能提醒,“電子健康卡”便民惠民應用更是被評為全國十大優秀案例。
嘉興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王偉榮告訴記者,嘉興市正在以“打造健康中國樣板地”為引領,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機遇,不斷提高區域醫療衛生綜合實力和人民健康水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逐漸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形成了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構建起“分級診療、上下轉診、急慢分治”和“智慧醫療”的就醫新格局。
醫聯示范的標桿——
智慧融合帶動基層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嘉興市第二醫院與中國聯通嘉興分公司聯合,搭建起5G+城市醫聯體方案。該方案五個模塊,分別針對基層醫院能力不足、上級醫院自顧不暇、突發急救難以在基層及時正確處理、數據封閉不互聯、大數據空置未能有效利用等長期痛點,組合出擊,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能力。
嘉興市第二醫院院長陳剛告訴記者,醫院搭建的平臺,第一步便是借助AI輔助決策系統,提升基層醫生對常見疾病的診療水平,減少漏診誤診率,并通過建立數據實時傳輸、實時雙向診療系統,迅速提高基層單位的決策能力。
第二步則是充分調動三甲醫院醫生的積極性,通過通暢的平臺建設,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醫生碎片時間內服務基層的積極性,打破時間、空間、制度的限制,讓三甲醫院醫生主動、自愿加入基層醫療服務中來,此舉可快速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
“基層能力提升、上下銜接暢通之后,第三步便有條件開展突發急救工作。”陳剛表示,借助嘉興市第二醫院搭建的信息系統和5G技術,實現生命體征實時遠程監測傳輸,三甲醫院的專家可以身臨其境般地指揮基層醫院搶救,指導救護車中的急救工作,提高搶救效率,保證基層急救能力。
第四步,嘉興市第二醫院則要解決數據互不聯通的問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各家醫院之間的His系統是不通的,數據不能共享、共通,這是對醫療資源的浪費。我們的策略是通過改進接口、優化信息路徑的形式,使不同的His系統間也能實現全面共享,使醫聯體內部的業務指導更通暢有效。”陳剛說。
以上工作順利推進后,最后一步則要實現臨床數據的深度開發利用。陳剛認為,雖然目前全社會的醫療數據共通還很遙遠,但是嘉興市第二醫院的探索至少是一個起點,先實現本地醫聯體單位之間的互通。上到三甲醫院下至社區服務站,所有數據收集、整合之后,實現對患者的“再服務”。醫院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從初診、住院、手術、到后期康復、隨訪、慢病管理等全周期,為患者進行高效、科學的臨床指導。
在嘉興市副市長邢海華看來,5G+緊密型城市醫聯體方案,融合了大數據、人工智能、5G、高速通信,讓嘉興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把實時異地急癥救治、互聯網+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等從理想變為了現實,這是嘉興醫改的一次破冰。
最終,嘉興模式成功打破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信息溝通的阻礙,推動5G融入醫療系統改革,強化5G在遠程醫療、應急救援、智慧醫院的深度應用,標志著智慧型城市醫聯體建設邁入升級之路,實現了管理整合、資源盤活、服務融合的有機統一,嘉興模式正在成為中國分級診療改革探索的試驗田。
嘉興市第二醫院院長陳剛問答錄:
巧借互聯網之光 健康權益公平散播基層大地
記者:5G+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在嘉興誕生,有什么基礎?
陳剛:嘉興十分重視數字信息建設,在“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的建設背景下,率先建設并投入運行全國地級市首個城市大數據中心和運營管理中心,醫療衛生領域一系列改革也就此開展,大數據、“互聯網+”“5G+”等新技術,紛紛應用于醫療衛生領域。在這樣的數字城市沃土上,嘉興市第二醫院充分調動市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與醫聯體建設的積極性,促進城鄉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打造完整體系,推出全國首個5G+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方案。
我們構建的“嘉興式”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實現了醫聯體內各醫院“四共”,即利益共分享、責任共分擔、事業共發展、技術共提高。與此同時,我們著重在醫聯體運營管理、健康管理、分級診療和激勵制度等4個方面進行探索,借助信息技術和管理創新,努力突破現有的制度藩籬,使醫聯體內各單位“上下一條心、權責一家人、管理一張網、服務一體化”,力爭實現一系列創新突破。
記者:嘉興二院打造的醫聯體項目和其他城市的醫聯體相比,有哪些創新之舉?
陳剛: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城市醫聯體建設與探索,大多數是以技術協作為聯盟紐帶的聯合體,本質較為松散,雖然國家也在推分級診療制度,但是最基層的醫療保障體系還有短板,比如在人員調配、信息互聯互通、利益分配等方面并未統一,發展動力偏弱。
我們構建的5G+緊密型城市醫聯體模式,聚焦有效急救難以實現、上級醫院醫療資源有限、基層醫院能力不足、信息系統難以打通、大數據無法合理使用等五大分級診療長期痛點問題。我們通過信息技術的利用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實現了上下各方的互聯互通和積極性調動,讓基層服務能力迅速提升,并且行之有效,更為關鍵的是,我們的模式可以被復制,為全國提供參考樣板。
我相信,嘉興5G+城市醫聯體方案定能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可推廣、可復制的智慧型城市醫聯體“嘉興樣板”。我們的探索,也將會推動全國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真正有效共享而做出領先示范。(本報記者 張曉東)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21-01-12 14:32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21-01-12 14:32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