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 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京開幕
16日,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京開幕。論壇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專家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重要科技組織代表、大學校長、企業家等嘉賓參加論壇,共話科技文明,共謀未來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攜手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緊迫需要,也符合各國人民和全球科技界的新期待。科技創新應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發展應遵循全球共同的價值準則,科技合作應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與各國經濟社會轉型和發展形成歷史交會,大科學的跨界融合特征更加突出,催生新知識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發展的源動力不斷涌現,科技與經濟社會協同共生、融合發展。與此同時,世界也面臨著全球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糧食和食品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生態環境污染、重大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和貧困等一系列風險挑戰。
“這些風險和挑戰,事關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事關人類的共同安危。應對這些高度復雜、充滿不確定性的重大風險和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承擔、獨立解決,需要各國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需要各國科技界的通力合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說。
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認為,緩解自然災害,做好疾病防控并進一步解決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全球挑戰,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在解決全球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時,科學和技術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他表示,作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成員,論壇主辦方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都在整合各方面的資源,致力于與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開幕式后,論壇發布了“飛槳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和“2019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國內外知名科學家、教育家和企業家分別聚焦“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科學技術與教育文化”“青年科學家與中小企業成長”展開對話交流。當日下午,2019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舉行,圍繞落實2018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北京宣言》精神,積極推進建設世界科學素質組織,共建全球科學素質共同體等話題,與會嘉賓展開了熱烈研討。
據悉,該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主辦,俄羅斯科學工程協會聯合會共同發起,旨在打造主場高端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臺。(記者張亞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