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桓臺:從農業窮縣到工業百強縣
7月的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剛剛迎來了酷暑夏日。而作為魯北地區重要的工業縣域,桓臺正圍繞石油煉化、氟硅新材料、冶金機械、高檔紙業、紡織服裝工業五大特色產業集群趁熱打鐵。
改革開放40年來,桓臺從一個不靠海、不臨江、沒有資源依賴的農業窮縣,歷經建筑之鄉、噸糧縣、工業強縣,一躍成為全國百強縣。這條轉型升級的道路,對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縣域經濟來說,機遇與挑戰始終并存。
圖為匯豐石化精細化工廠區順酐裝置一隅
在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的基礎上,如今的桓臺已將經濟轉型的觸角延伸到了工業全產業鏈。而始于化工行業的洗禮,亦成為這場產業升級的關鍵基礎。與此同時,桓臺定位于發展民營經濟的高目標,與身居魯北地區的交通、人才、產品研發能力相對匱乏的現實形成強有力的反差,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摸索出適合自身的產業轉型與發展模式,桓臺的探索路徑值得關注。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桓臺調研發現,在經歷上世紀90年代江北第一個噸糧縣后,桓臺縣政府致力將占據該縣經濟總量95.3%的民營工業打造成為該縣特色產業。一方面積極推進龍頭化工企業轉型,一方面通過智能制造重塑傳統產業鏈,在守護生態環境、帶動當地居民致富的同時,實現了經濟上揚的“涅槃重生”。
化工企業轉型正當時
桓臺地處全國重要工業城市山東省淄博市北部,全縣版圖面積509平方公里,總人口50.15萬人。
來自桓臺縣工信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桓臺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6家,涉及造紙、發電、煉油、化工、鋼鐵、機械、紡織等十幾個行業門類。2018年,在桓臺18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重化工企業總產值占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6.5%。而在2017年,這一數字是76%。桓臺重化工業占比走高的趨勢不斷加劇。
“2019年以來,主要產品價格低位徘徊,作為桓臺縣經濟重要支撐的石油化工企業效益下滑明顯,金誠石化、匯豐石化、博匯集團等大企業產值和利潤均有所下降。”桓臺縣工信局負責人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據其介紹,石油、化工、建材等行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在桓臺仍占較大比重,而這些行業普遍處于微笑曲線中間環節,是附加值相對偏低的領域。與此同時,泰寶、國源電纜等新興產業盡管有較好的增長點,但規模較小,還遠不能成為支持桓臺縣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占比較高的石化企業如何轉型升級,正成為桓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
創建于1987年的民營企業山東東岳集團(以下簡稱“東岳集團”),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已成長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產基地、中國氟硅行業的龍頭企業。東岳集團堅持科技創新,在新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掌控了大量自主知識產權,尤其在新型環保制冷劑、氟硅高新材料、離子膜等方面打破了多項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中國工業報記者走訪東岳集團時,東岳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李玉文介紹,東岳集團緊抓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緊緊圍繞科技創新這條主線,正著力打造“兩個替代”和“智能制造”兩個新引擎。
最新信息顯示,目前東岳集團子公司——山東東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岳化工”)已經入圍工信部第二批綠色制造工廠名單,并積極爭取智能制造示范試點。
東岳化工的氟化工智能工廠試點示范項目,也已被工信部確定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而東岳化工建立的全公司統一實時數據庫平臺,能實現信息化管理橫向和縱向的全面貫通整合,整體智能制造裝備國產化率達95%以上,勞動生產率提高30%,達同類企業領先水平。
與東岳集團積極打造兩個新引擎不同,在企業轉型升級上,匯豐石化正大力發展“精細化工”。
這家成立于1997年的民營化工企業,如今已發展成為集高端制造、現代服務、國際貿易、新材料研發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位列中國品牌價值(能源化工)榜第17位。
匯豐石化堅持走“產業鏈條化”道路,形成了主業鏈條完整,配套設施完善,石油煉制、精細化工、物流服務、熱力供應、零售終端、國際貿易等多板塊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中國工業報記者走訪匯豐石化時,匯豐石化集團董事長魏學專介紹,近年來,匯豐石化按照做強煉油主業,積極發展優勢產業的思路,大力推進各子版塊的獨立專業化發展,其中精細化工板塊作為煉油板塊的外延成為匯豐石化轉型升級,發展高端化工的重要方向,順丁烯二酸酐(簡稱順酐)成為精細化工板塊的主要產品。
利用自身優勢在煉化發展上走差異、精細化的路子,匯豐石化在夯實的 “油頭”基礎上,還計劃投資106億元,實施碳三綜合利用、碳四綜合利用、低碳烯烴綜合利用、ACM橡膠、氟化工等項目,進一步拉長碳三、碳四產業鏈,發展丙烯、聚丙烯、特種橡膠等產品。
在新舊動能轉換項目上,匯豐石化還編制完成了2018年至2022年總體發展規劃,確定實施總投資約106億元的“匯豐石化煉化一體化和高端新材料”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并重點規劃了碳三綜合利用、低碳烯烴綜合利用等重點項目。其中,碳三綜合利用項目已經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第一批優選項目,目前已進入項目實質性實施階段。
據悉,“匯豐石化煉化一體化和高端新材料”項目整體建成后,將有效推動匯豐石化從傳統燃料型煉廠向高端石化、綠色化工、新材料企業轉型,并將進一步促進當地及山東全省石化產業快速優化提升和結構調整,對帶動山東省石化產業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匯豐石化目前已通過山東省首批化工企業重點監控點認定。
智能制造重塑傳統產業
推進智能制造,桓臺正通過新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改造傳統產業。
始建于1993年的泰寶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信息化防偽和高端醫療器械生產的民營企業。公司從生產單一激光全息防偽產品起步,如何已發展成為4家子公司組成的集團企業,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工業報記者走訪泰寶集團時,泰寶集團執行總經理李汝會介紹,作為國內防偽行業的領軍企業,泰寶積極構建高端科研平臺,形成了從標識、材料、包裝到信息化開發的完整產業鏈,擁有國際領先的全封閉防偽生產線和世界一流的生產設備,年產高性能電子標簽5億枚、各類信息化防偽標識150億枚,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信息化防偽生產基地。
作為物聯網的重要載體,泰寶集團重點產品RFID電子標簽現已應用于食品安全追溯、倉儲物流管理、動物養殖、高壓容器管理、圖書館管理、國家電網電表管理等領域,信息化防偽產品為中石化、上海大眾、貴州茅臺、四川五糧液、瀘州老窖、青島啤酒、浙江快克、云煙等國內3000多家優秀企業、上萬種產品提供高端的全方位產品防偽和物流信息化管理服務。
李汝會還透露,創新運營一次性輸血器械及其配套產品的產業化模式,進一步為泰寶集團拓展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實現了企業從信息化防偽領域向高端醫療器具領域的又一步跨越。一次性使用病毒滅活輸血過濾器、一次性使用離心式血漿分離器、無針注射器等系列優勢產品行銷全國,使得泰寶集團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一次性輸血器械生產基地。
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對此指出,高質量發展是民營經濟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選擇。泰寶集團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并不比央企差,希望在防偽、醫療等業務領域中,繼續走在行業前列。
聚焦“542”現代產業體系,桓臺縣正突出以“四新”促“四化”,實施四大重點制造工程(智能制造、精品制造、強基制造、綠色制造),明確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形成多方位、網格化、立體化、系統化推進格局,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除金誠石化、東岳集團等較大幾家化工企業外,桓臺縣科技投入整體偏低,前瞻性原始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前瞻性技術創新儲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較少。核心工藝包開發、關鍵工程問題解決能力不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科技創新對全縣化工行業發展的支撐仍然較弱。因此,支持中小企業專注于細分領域的核心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工藝,致力培育一批充滿活力的 “隱形冠軍”企業迫在眉睫。
據了解,截至目前桓臺縣共有山東省隱形冠軍企業6家,基本是創新型企業。2019年,桓臺縣工信局將重點在機械加工、化工、科技創新等行業進行扶持,并爭取完成5家企業隱形冠軍的申報工作。
企業改制激發資本活力
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在桓臺正在加速。
近年來,桓臺縣地方金融監管局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戰略機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第五次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建設金融強縣為目標,加快金融供給側改革,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著眼對接資本市場,促進傳統產業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狠抓改制上市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激發企業借力資本市場謀求發展的新活力。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桓臺共計組織了13家企業共25人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走進深交所”活動,2018年組織28家企業共41人到上海財經大學進行上市掛牌培訓,與資深專家、經濟學者面對面互動交流。2019年,桓臺還計劃繼續組織部分優秀改制掛牌后備企業,繼續到資本市場發展先進地區學習。
與此同時,桓臺還組成由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相關鎮、中介及掛牌企業參與的改制掛牌宣講團,不定期深入鎮掛牌上市潛質企業,面對面了解企業生產和資金需求情況,宣傳改制掛牌扶持政策,交流資本運作常識。
針對桓臺縣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方面的問題,桓臺縣編寫印發了桓臺縣中小企業提升之道——規改上市掛牌實務指南和政策匯編,并通過桓臺大眾、桓臺電臺等新聞媒體開辟專欄,努力營造企業想改制、快掛牌、爭上市的濃厚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改制目前已被視為“縣長工程”,堅持政策驅動。在淄博市率先制定出臺《關于鼓勵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意見》后,桓臺縣對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再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對完成規范化改制企業再給予20萬元補助。而過去一年,改制掛牌獎補兌現資金就達1070萬元。
推動齊魯股交中心掛牌企業對接省政府引導基金直投基金。2016年山東省設立10億元省直投,加快區域性資本市場發展,桓臺主動幫助掛牌企業精心策劃包裝。截止目前成功對接19家,爭取資金5721萬元,占山東省二十分之一,列全省區縣第一。其中,淄博75家企業獲得2.3億元,桓臺占比23%。
引導“科技貸”人才貸等信用貸款向科技型改制企業傾斜。僅2019年上半年,合作銀行向森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科技型企業授信3000萬元,發放貸款1500余萬元,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拉長科技鏈條,鞏固了企業在該行業市場的地位。“截止2018年底,桓臺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改制118家,上市掛牌101家,其中上市2家,直接融資近10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改制上市,并購重組,強力推進企業借力資本市場規范發展跨越發展,盡快形成幾家500億、1000億市值企業群,把桓臺縣打造成山東省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區。”桓臺縣工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