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網絡游戲,已成為危害青少年視力的一大因素
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超過一半,有超過四成的被訪者認為讀寫姿勢不正確、長時間玩網游是主要因素——
沉迷網游,危害青少年視力
光明日報記者 王海磬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不少青少年熱衷網絡游戲,不僅容易導致非理性消費,而且對視力健康有害。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向社會發布《青少年近視現狀與網游消費體驗報告》。《報告》顯示,從危害視力因素的認知來看,有超過四成的被訪者認為讀寫姿勢不正確、長時間玩網游是主要因素;從視力防護的措施來看,雖然超過八成的家庭能周期性地查驗孩子的視力,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家長落實有利于視力保護的措施還不夠,青少年視力狀況存在隱憂。
初次接觸電子設備呈低齡化趨勢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超過一半,高中生近視率高達81%。
河北省平鄉縣縣直第三小學的老師為學生講解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性。范欽龍攝/光明圖片
眼科專家指出,堅持適度的戶外活動,減少長時間、近距離、高強度用眼,可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網絡游戲不斷進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由于一些網絡游戲防沉迷機制不健全,相關保護措施落實不到位,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解兒童青少年的視力狀況及其對視力防護的認知,發現網絡游戲產品在落實防沉迷機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組織開展了青少年近視現狀與網游消費體驗活動。
據介紹,此次調查體驗活動調查訪問了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共1760個有效樣本。調查顯示,分別有3.6%的小學生、3.4%的初中生、1.6%的高中生雙眼出現200度以上的視差。眼科專家指出,雙眼視差過大易導致單眼弱視或外斜視等問題。
據調查,青少年初次接觸電子設備和網絡游戲均呈現低齡化趨勢,超過九成的被調查青少年每周都會將電子設備用于學習、游戲,小學生群體因“學習”“做作業”而“被迫”接觸電子設備的比例顯著高于初高中學生,值得引起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被訪者將手機網游與電子競技混為一談,認為手機網游利弊相當,超三成被訪者有網游充值消費經歷,超過一成的被訪者找借口問長輩要錢或盜用父母賬號進行網游消費。19.0%的被調查者曾有通宵網游的經歷,這部分青少年沉迷網游的風險較大。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調查發現,多數青少年對于網游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家長學校進行教育疏導,尤其是要通過良好的網絡游戲防沉迷機制等技術手段加強對青少年網絡游戲的種類、時長等綜合管控。
強制實名游戲不足四成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查還通過下載排行靠前的50款手游App產品,進行模擬青少年身份實際體驗手機網游實名注冊、防沉迷監護等機制。
此次實際體驗發現,部分游戲涉嫌過度索取用戶權限,所需授權的個人信息與消費者通常理解的產品功能之間無明顯關聯,甚至明顯超出合理范圍,如獲取“設備通話記錄”“日歷”等權限。少數網游產品未按要求明示審批文號和出版物號等信息。
據了解,《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網絡游戲企業應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證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但此次實際體驗發現,在50款手游App產品中,強制實名游戲不足四成,且在強制實名的17款游戲產品中,有9款產品未成年人登錄保護機制存在問題,6款未發現啟用防沉迷時長提醒及強制退出機制。
需要關注的是,有13款游戲產品官網未見提及家長監護服務的相關信息,不利于家長對未成年人參與網絡游戲的監護,引導未成年人健康、綠色參與網絡游戲。而在被體驗游戲產品中的賬號管理、設置模塊、官方助手里均未見賬號永久注銷、刪除的功能設置。
體驗還發現,使用同一個未成年人身份注冊的賬號登錄同一平臺某游戲產品被強制退出后,仍可以成功登錄同一平臺的另外游戲產品,這說明防沉迷機制在平臺管理層面還存在明顯缺陷。
防沉迷防近視須社會共治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游戲產品索取個人信息多、營銷廣告多,部分游戲落實實名制、家長監護機制不到位,在青少年缺乏足夠自制力的情況下,家長難以有效監護。如果網游產品不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預防性保護,不僅讓青少年陷入較高的游戲沉迷風險,還損害其健康安全權益。
為督促行業企業依法誠信經營,推動游戲防沉迷與青少年近視防護工作社會共治,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一方面要嚴格落實網絡管理和網絡游戲的相關法律規定,針對當前網絡游戲發展特點和問題趨勢,落實網絡游戲實名制認證,完善網游分級管理機制,建立網絡游戲信用評價機制,確保相關法律規定得以貫徹;另一方面,要強化執法監督,監管部門針對網絡游戲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特點和問題形式適時創新工作手段和督查技術,強化版權授權、內容審查、技術監測、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監督力度,拓寬監督渠道和投訴受理方式,增進消費者參與意識,打造清朗有序的網絡空間。
由于多數青少年對于網游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家長學校進行教育疏導。為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家長與學校要加強密切互動和交流,鼓勵孩子多參與戶外活動,家長應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盡量少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盡量避免學齡前兒童使用,共同培養青少年健康用眼學習休閑方式。而廣大青少年要自覺提高健康用眼意識,多參加戶外活動,少接觸網絡游戲,切勿沉迷于網絡游戲,以免危及視力健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