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超:把科技和創意相結合 實現產品系統創新
當前,大眾需求逐漸綻放,在滿足安全和生理需求之外,還需要社交和社會認同,實現自我價值,同時對滿足自己個性化產品需求也更為迫切了。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總裁李毅超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以下簡稱“洛可可”)總裁李毅超在接受新華網專訪的時候表示,“未來沒有大眾市場,市場會被分化成非常極細的顆粒。不需要大眾化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套很好的制造體系來為他們供應出屬于他們自己個性的產品。這個本質就是消費升級,原來的消費者,變成了在乎用戶使用價值和體驗價值的參與者。科技進步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在于給大眾帶了更多的想象力,消費升級的核心是用戶想象力的升級。消費升級的真正體現是,每一個人的想象力都比原來先鋒得多,需要的產品價值才會體現出來,貢獻的價值也就越多。而產品的設計就是產品價值的集中體現。”
那么設計到底是什么?
洛可可的答案是把理想付諸實踐,為人們提供和構建前所未有的更好的生存方式,為人類創造文明。李毅超說:“過去由于能力和技術的限制,洛可可只能提供創意創新服務,設計師強調專業背景和行業經驗,只有這樣的設計師才能為客戶和用戶交付有經驗和高質量的創意作品。今天,洛可可轉變思維,全面實現合伙人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尋找價值觀相似的合作伙伴,參與到產品創新設計和價值體現。我們希望洛可可成為一個平臺,去幫助每一個合作伙伴找到能夠生長和發展的沃土,在良性價值觀的驅使下,在自然生長的過程中發揮出每個人的價值。”
之前由于行業和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企業之間的合作效率低且互相不信任,如今引入互聯網技術和理念后,企業將逐漸實現多邊協作網絡構建,李毅超認為,“企業發揮自己的長板,規避自己的短板,運用別人的長板協作,已經變成商業和研發過程中的共識了。對于合作伙伴的要求,洛可可認為,要以專業技術為核心,要有創造能力。洛可可和合作伙伴是雙向選擇走向雙贏的過程。”
洛可可追尋溫和力量創造和諧設計。李毅超認為,洛可可是一家借助高科技手段,把科技和創意相結合,提供創意設計到產品落地解決方案的服務型創意創新公司。成立14年,構建了屬于洛可可特點的整合創意設計邏輯生產線。洛可可依托科學的設計方法,整合人機工程、材料學、工程學、市場營銷學等多元學科,利用數字軟件技術,通過科學創意的設計方法,把構想落地,實現產品系統創新,幫助提升產品的功能和價值。“洛可可由原來的工程設計團隊,變成了工程設計和研發團隊,從研發機械結構、合體裝配,延伸到電子電路、軟硬件的產品數字化構建。”
中國的產業結構,逐步在發生本質和內化的改變,從原來的代加工到現在集成研發先進制造產業體系,大量制造型企業都在探索數據化生產模式,洛可可希望在前端構建技術采集創新,李毅超表示,“前端的企業能變成企業產品的創新者,能匹配的技術資源,能連結優質的設計師和用戶。產品將不再成為一種消費品,而是系統和合作機制能平衡多方需求,把原來的合作基礎由單邊和雙邊的方式變成多邊網絡的協作方式,從開發速度和效率上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洛可可的發展,始終堅持“品質、品味、品德”,奉行“欲求其上,必求上上”之道。洛可可以一種積極的姿態,不斷向上探索,循序漸進,力求上上合一的和諧意境。洛可可把創意當作水,每個洛可可人都相信,“創意像水一樣溫和清潤,溫和而通達,清潤育人;像水一樣充滿無限滲透力,融入萬物,滋養萬物,包容萬物;像水一樣磅礴有力,蘊藏無限的創造力,呈現自然的和諧之美。
這和北京市科委的潤物細無聲的培養模式不謀而合,李毅超表示,“洛可可的成長和發展都得益于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他認為,北京市科委對于整個科技產業發展認知高瞻遠矚,“14年前,北京市科委就在布局科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資源和政策。洛可可就是北京市科委用14年時間孵化出來的一家企業。洛可可的創始人賈偉當時就是來北京市科委租一個辦公位的創業設計師,從一個小伙子,現在已經變成全球知名的設計集團董事長,整個過程都離不開北京市科委早期的規劃和布局,提供了養育創新性人才的土壤和環境,實現資源共享。”此外,李毅超表示,通過北京市科委的聯盟的對接機制,使得洛可可能夠大量的參與科研創新,對科研技術的理解加深,打造了很多科研性質成果,讓洛可可擁有很多的專利和技術。
李毅超在談到未來高科技應用和發展趨勢的問題的時候,表達了自己的感想,他說,“我們往往會高估一個技術在一兩年內的發展成就,例如,我們高估了人工智能這兩年的發展,去年和今年的差別不大,技術還停留在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的運用,好像其他應用還沒有成為規模;但是,往往我們會完全低估一個技術在十年內的發展,比如十年前我們不會想到手機會發展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這種對科技生活的預估成會為一個共性。”他希望,“北京市科委可以帶領我們往前再走一步,打造‘中國創造’的國際化品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編輯 : 楊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新聞排行榜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新聞熱門推薦
-
2021-01-21 11:2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