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大伊人,亚洲一区二区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爱影,www亚洲精品,黄色在线免费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人人舔人人

2018記憶 自主創新持續發力 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

共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開啟新篇章

事件

1月12日,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建集團在京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中核華創稀有材料有限公司,進軍共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新成立的中核華創稀有材料有限公司以資金、資產、特許經營等為紐帶,借助中國鈾業鈾礦開采獨家經營權資質、原子能公司放射性金屬進出口資質和中核投資的環保優勢,將公司打造成國內共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領軍企業。

點評

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建集團兩大集團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響應“五大”發展理念,合作成立中核華創稀有材料有限公司,必將有助于實現資源的綠色集約利用,有效消除共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采產生的環境危害,保障國內天然鈾戰略資源的安全供給,具有重要的戰略、環境、社會和經濟意義,掀開了中國共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領域發展的新篇章。

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合并火電資產

事件

3月2日,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將以各自持有的相關火電公司股權及資產,共同組建合資公司。新組建的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根據審計評估結果確定的股權比例,國電電力出資574735.79萬元,持有57.47%股權;中國神華出資425264.21萬元,持有42.53%股權,合資公司經營范圍為電力、熱力生產、銷售。

點評

國電電力是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核心上市公司,中國神華是原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上市公司。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重組將有效解決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在相關區域發電業務的同業競爭,有利于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效應的充分發揮,有利于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進一步增強發電業務規模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和行業地位,符合雙方長期發展需要和全體股東利益,為國電電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性電力上市公司奠定堅實基礎。

河鋼舞鋼打造世界最先進門式起重機

事件

3月19日,世界單門吊裝能力最先進的MYQ型5000噸門式起重機,順利將大連恒力石化關鍵核心裝備、單重達2638噸的二甲苯塔成功吊裝就位。該吊裝重器所使用的鋼板全部為河鋼舞鋼獨家供貨,該項目累計使用河鋼舞鋼高端鋼板1500余噸。

點評

我國鋼鐵工業從“一窮二白”到比肩國際,取得的技術成果數量之多、范圍之廣、觸及之深前所未有。MYQ型5000噸門式起重機依照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起重設備設計理念研發,實現門式起重機自提升系統可塔節自行滑移機構、5000噸級可360度旋轉的吊具連接轉軸等10多項技術突破,已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為全力滿足國內石化和煉油等工程對大噸位吊裝設備的需求,河鋼舞鋼攜手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共同推進該裝備用鋼的鋼板性能指標研究。河鋼舞鋼提前介入項目設計規劃,并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有限公司提供更全面的技術服務,提供一攬子材料解決方案,最終使產品質量指標超越歐洲標準。

“漣鋼制造”登上中國高鐵“復興號”

事件

4月16日,首批60噸華菱漣鋼的Q345E正火板裝上拖車,運往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用來制造時速2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中號稱“高鐵心臟”核心部件的牽引電機。

點評

高鐵是中國高端裝備的一張靚麗“名片”。目前,我國高鐵總體技術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時速2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是繼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系列之后的新成員,屬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動車組,是未來時速250公里高鐵市場的主打產品和國際市場主導產品。但是,動車組機車的牽引電機前擋板屬于高速運行部件,易疲勞,對鋼材的潔凈度、靜力均勻性、夾雜物尺寸等抗疲勞率有很高要求。華菱漣鋼研發團隊采用“正火”生產工藝代替普通熱軋工藝,不僅保證了鋼材組織的均勻性,同時使鋼材韌性和穩定性大幅提升,能有效滿足中車對材料技術的要求,一大批戰略產品實現了替代進口。自此,領跑世界的中國高鐵用上了“漣鋼制造”,實現了該部件的國產化生產。

世界首條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示范工程啟動

事件

5月15日,南方電網公司全面啟動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建設。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西起云南昆北換流站,東至廣西柳北換流站、廣東龍門換流站,采用的是±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術,線路全長1489千米,輸送容量800萬千瓦,計劃于2020年投產送電。

點評

柔性直流代表著直流輸電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常規直流相比,其技術優點在于突破了常規直流對受端電網系統影響較大的瓶頸。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將實現多項電網技術的創新,并創造多項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站工程、首個具備架空線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是落實西電東送戰略,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現實需要。

首個深水自營千億方級大氣田進入開發階段

事件

6月19日,南海西部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啟動會召開,我國首個深水自營千億方級大氣田正式進入開發建設階段。南海油氣資源極其豐富,但70%蘊藏于深海,尤其是南海西部深水海域地處歐亞、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塊交匯處,經歷了極其復雜的地質作用和演化過程,勘探難度極大。

點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環境的急劇變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提高科技水平,其中之一就是重點發展油氣資源勘探技術。陵水17-2氣田于2014年9月距海南島150公里處被發現,其所在的南海西部海域是我國近海主要天然氣產區。在該氣田開發前期研究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突破并掌握了1500米水深凝析油儲存半潛式平臺設計建造技術及配套國產化設備設計與制造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提升了我國海洋深水工程裝備建設能力,將有力推動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對南海大氣區建設、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陵水17-2氣田的發現,是中國海油深水勘探開發能力持續提升的有力印證,驗證了中國海油對南海深水油氣分布的規律性認識,檢驗了深水鉆井、測試、項目管理能力,打開了一扇通往南海天然氣“寶庫”的大門。

國產首制20000箱超大型集裝箱船成功交付

事件

1月16日,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所屬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20000箱集裝箱船“中遠海運白羊座”輪成功交付。

該船船長400米,型寬58.6米,型深30.7米,甲板面積比4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甲板上下方可放置22層集裝箱,最大載重量達19.7萬噸,是目前世界上尺度最長的船舶之一,被稱為“海上城堡”。高度智能技術的應用讓“白羊座”巨輪可實現24小時機艙內無人值守,以及自動加油、加水和故障報警;船上的智能能效系統,還可根據航線自動調節速度,實現油耗最低。由于智能化程度高,這艘巨輪上只需要22名工作人員。

點評

目前,全球只有極少數幾個國家的船廠有萬箱以上集裝箱船的建造記錄,我國也將超大型集裝箱船作為重點研發方向之一。這艘國產首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0000標準箱級集裝箱船,再次刷新了中國建造交付最大集裝箱船的記錄,標志著我國已完全具備超大型集裝箱船設計建造能力,標志著中國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近年來,以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中國骨干船企取得的一系列成績表明,堅持自主創新、推進智能制造是企業提質增效、促進產品向中高端邁進、實現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國船舶工業提升競爭能力、轉變增長方式、實現“造船大國”到“造船強國”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世界最長一次性建成重載煤運鐵路全線鋪軌

事件

3月17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最長重載煤運鐵路蒙華鐵路開始全線鋪軌,標志著該項目站前工程基本完成,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

蒙華鐵路是納入中國“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大項目,蒙華鐵路被列為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的80個示范項目之首。蒙華鐵路是國內最長運煤專線——蒙西到華中煤運鐵路,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浩勒報吉站,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市,縱貫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線路全長1837公里,設計為國家一級鐵路,規劃年輸送能力超過2億噸。計劃于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

點評

該鐵路是繼大秦線(山西大同至河北秦皇島)之后國內又一條超長距離的運煤大通道。蒙華鐵路建成后能夠有效提高“北煤南運”鐵路通道運輸能力,對優化國家能源戰略布局,開發蒙陜甘寧地區煤炭資源,保障鄂湘贛等華中地區能源供應,促進西部大開發和中部戰略實施,沿線地區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全球首個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標準頒布

事件

3月30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舉辦的“中國核學會團體標準發布會”上,由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發起并主編的《電子束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技術規范》正式頒布。

點評

在我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中,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排放量占比約四分之一。由于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總量大、污染物成分復雜,含有大量難以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相比其他手段,利用電子束技術處理的廢水凈化程度更高,處理效果更好,還可實現廢水高標準排放或中水回用。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除了可以深度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還可應用于化工、制藥等行業廢水處理,水質復雜的工業園區廢水處理以及特殊有害物質(如抗生素廢水、菌渣)的無害化處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還可用于醫療廢水廢物處理、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處理等領域。因此,作為全球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應用領域的首個技術標準,《電子束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技術規范》為行業發展樹立了一個標準,填補了國際標準空白,有利于推動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在印染和造紙行業的大規模推廣應用。

5.31新政踩下光伏行業“急剎車”

事件

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5.31光伏新政),明確指出:2018年5月31日之后并網的光伏項目(扶貧項目除外),各類地區的補貼在之前的基礎上全部下調5分錢,其中分布式補貼從原有的0.37元/千瓦時降至0.32元/千瓦時,并宣布2018年分布式指標10吉瓦,地面電站無指標。由于分布式指標在上半年用盡的緣故,大多數主攻分布式的光伏企業就此陷入“休假”模式。5.31光伏新政對行業的沖擊,業界稱之為“急剎車”。

點評

光伏是未來能源變革的主力軍,在引導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層面,國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門保持了高度的政策連續性。5.31光伏新政的力度和速度都遠超預期,目的在于降低產業對于財政補貼的依賴,表明國家削減對行業進行財政補貼的決心,將企業推向自力更生和自主創新的路上。但是,在尚未完全實現平價上網的前提下,國家對光伏行業是否仍采取“扶上馬,送一程”的態度至關重要。10月9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對5.31光伏新政打了“補丁”,具有很強的政策“解凍”、松綁意味,表明國家主管部門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問題上一直沒有放松。

自主研制民用渦軸發動機實現100%設計轉速穩定運轉

事件

我國自主研制的1000千瓦級民用渦軸發動機于5月底6月初,在湖南株洲實現整機100%設計轉速運轉,發動機運行平穩、各項工作參數正常。

1000千瓦級民用渦軸發動機是我國第一型按照國際適航標準,完全自主研制的民用渦軸發動機,采用了先進的壓氣機、渦輪氣動設計及軸承共腔、環下供油、集成化附件傳動等結構設計技術,將配裝5噸級直升機。

點評

航空發動機是國之重器,匯聚眾多高端工業技術、位于裝備制造業尖端。因其巨大的戰略價值,世界各國都在不停地向這個科技巔峰發起沖擊。然而,由于結構太過精密復雜,導致研制難度極大、周期極長、耗資極巨,在百余年的時間里,只有寥寥數國完成了登頂。我國從2015年將航空發動機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將航空發動機實施專項列在百大工程項目首位,國家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上的征程正在加速推進,這也將加快我國由航空大國向航空強國的戰略轉變。

據介紹,我國民用渦軸航空發動機市場前景廣闊,而1000千瓦級民用渦軸發動機依托自主研發和本土制造在成本和售后服務上也比國外同類產品有著明顯優勢。預計到2035年,其需求量達到近3000臺。

標簽:
來源: 中國工業新聞網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