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大伊人,亚洲一区二区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爱影,www亚洲精品,黄色在线免费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人人舔人人

四十年農機結碩果 新常態再續新篇章

在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中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對農業機械化依賴程度和對農業機械化發展質量內在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農機工業已能夠生產農、林、牧、漁、農業運輸、農產品加工和可再生能源7個門類所需要的65個大類、350個中類、1500個小類的機械產品和裝備,形成了與我國農業發展水平基本相適應的大、中、小機型和高、中、低端技術檔次兼備的產品體系,國產農機裝備國內市場供給率達到90%。但也要看到,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短板尚未補齊,農機裝備制造能力和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要堅持立足國情、持續創新之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在新常態下再續新篇。

12月6日,在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主辦的2018全國農機工業工作會議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五屆七次理事會會議上,中國農機工業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報告會同期舉行。

會上,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做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發展報告》。報告分四個階段梳理了我國農機工業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分別是探索轉制,產業初建期;市場主導,產品豐碩期;雙輪驅動,高速發展期;進入常態,再續新篇期。并從中總結了我國農機行業發展的四大法寶,包括立足國情,使產品結構多元化;堅持農機與農藝的深度融合;持續創新,聚焦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農機制造水平,保證產品質量。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拖拉機分會會長趙剡水則對我國拖拉機行業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不足進行了深度總結。我國拖拉機工業的發展歷程也分為四個階段,1978~1986年的市場導入期;1987~2003年的平穩發展期;2004~2014年的快速發展期;以及2015年至今的調整轉型期。趙剡水總結了我國拖拉機行業取得的包括核心技術重大突破、工藝制造能力持續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等一系列成就。但同時,也指出了行業目前存在的可靠性不足、人機工程關鍵技術落后、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導致行業“大而不強”的問題。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收獲機械分會秘書長寧學貴總結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谷物聯合收獲機所取得的成就、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發展經驗。寧學貴指出,聯合收獲機是農業機械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收獲機械行業基礎非常薄弱,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的聯合收獲機從技術、產品到產業鏈,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就。聯合收獲機械的大力發展突破了糧食生產主要瓶頸、為糧食豐收提供重大裝備保障、實現了自主制造。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監事長方憲法則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機械科研的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就。方憲法在報告中指出,1961~2000年間,借助高產作物品種、灌溉、化肥、農藥投入和現代管理技術,我國實現了糧食產量從8億噸到22億噸的增長。目前,我國農業裝備產業重點需求及創新鏈主要包括動力機械、種植/管理作業,高效能收獲機械,設施精細作業機械,干制與精細選別等。方憲法還對我國農機行業各專業領域機械取得的技術進步和科研成果進行了介紹。如耕整機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實現了從畜力到機器作業,單一功能到多功能聯合;灌溉節水機械,多種系列多種功能促進節水增產;種植機械,正向精準、高效、智能化方向發展等等。

報告會上,還同時進行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功勛獎章”“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杰出貢獻獎”的頒獎。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實施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路線方針指引下,我國農機人發揚艱苦奮斗、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涌現出一批優秀人物和先進企業,他們為我國農機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杰出貢獻。為了褒獎他們的貢獻,弘揚勇于進取的創新精神,推進新時期我國農機工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為我國農機工業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物和企業進行表彰,授予王金富等15位同志“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功勛獎章”,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杰出貢獻獎”。

會上,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發表講話,他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農機工業取得的進步表示由衷的欣慰和祝賀,對未來農機工業由大到強充滿信心,鼓勵農機人繼續發揚艱苦奮斗、銳意創新的時代精神,為農機工業新時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功勛獎章獲獎人高元恩代表獲獎者和企業對行業給予的榮譽表達了衷心的感謝,抒發了對農機工業的熱愛,希望中國農機工業不斷發展進步。
 

李芳蕾 中國工業報記者文/圖

標簽:
來源: 中國工業新聞網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